尼罗罗非鱼的游动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也比杨武的速度快的多。
它们并没有看清楚杨武的所在,但却感受到了水流的波动,发达的体表感知能力让它们能够判断出物体的大小,并且提前躲避。
其实鱼类受进化程度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它们的视力不能与人类相比,即使是鱼类中视力最强的鲷,其视力从距离、宽度上也无法与人类相比。
鱼类的视力大致与眼珠的大小成正比,眼珠越大的鱼,视力越强。
相反,眼珠越小的鱼,视力越差。
长期的水中生活,使鱼的眼睛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结构和调节的方法。
我们吃鱼的时候,会看到每条鱼的眼睛里都有两颗很硬的白色的小圆球,这就是鱼眼的晶状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的眼珠。
鱼类的晶状体是没有弹性的,它不像人眼的晶状体那样变厚或者变薄。
因此,鱼类只能用调节晶状体与视网膜的距离来观看远近不同的物体。
这种调节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距离的结构叫镰状突。
而且由于鱼类的晶状体是圆球形状的,太远地方的物体所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而形成的物体影像,只能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它们就看不清太远的物体。
另外,在水中,由于受微生物、悬浮物和水层的影响,光线透射受阻,不像在空气中那样可以看得远。
同时鱼在水中也不必远看,因此,鱼的眼睛构造适于看近物,即鱼是近视眼。
举个例子来说,淡水鲑鱼在清澈透明的水中,只能看清距离30~40厘米的物体,经过镰状突的调节,也只能看清距离10~12米的物体。
而对于色彩的感觉,鱼类与人类也有不同的趋向。
人对于红、黄色较敏感,但鱼却对水色、绿色较敏感。
这是因为水层吸收大部分的光线,仅让水色透过的缘故,在空气中,见到红色便感觉红色,但在厚层的水中,就变成近于黑色了。钓溪流鱼所用的毛钩,就是针对鱼的视力不发达,会把毛钩误认为水中的昆虫而设计的钓法,如果鱼类的视力比人类强,用毛钩这样的骗术就不会灵了。
鱼的眼睛虽然在水中不能看得很远,但是,由于水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因此,鱼不仅能够看到空气里的东西,而且所看到的物体要比实际上的距离还近一些,这样一来,鱼就能够比较早地发现岸上特别是活动人们,从而迅速地游开。
鱼能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里与海流搏斗,并能准确地发现障碍物,确定正确的方向。
这些本领十分奇特。
科学研究表明,这些行为是鱼类使用身体上的侧线完成的。
侧线是鱼类的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是鱼类的“第六感”系统。
从鱼体的外面可以看到。这就是在鱼体两侧的由许多小孔排列而成的线条。
这些小孔称侧线管孔,小孔分布在一些鳞片上,小孔下面互相连通,形成长管,叫做侧线管。
管中充满黏液,外界水流的刺激经过鳞片上的侧线管孔传达到侧线管中的感觉细胞,可以产生兴奋,兴奋经神经传递给脑,就能产生水流感觉。
鱼类通过测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
杨武睁开眼睛在水中看的也不是很远,而且睁开眼时间长了,会变得酸涩和胀痛。
他突发奇想的调动丹田中的生命本源强化眼睛。
随着生命本源的融入,杨武发现他本来在水下因为睁开眼睛变得胀痛的眼睛突然轻松了起来。
他觉得两只眼睛凉凉的,眼角膜的结构也有了些微微的改变,隔水效果明显加强,眼球的抗压能力也显著提高。
这无疑是让杨武感到兴奋的,这个实验的成功,不仅仅是强化了眼睛,而且验证了杨武的一些想法!
原来生命本源的可行性这么广阔!
那这么推论起来:
肺部强化后是不是可以储存更多的氧气,或者可以过滤水,在水下呼吸?!
大脑强化后是不是会变得更聪明?以方便以后开发神觉更加的容易?
自从与眼镜王蛇战斗过,杨武也有思考,自己明明已经看到了眼镜王蛇的攻击轨迹,为什么当时控制不了身体就行躲避?
可能就是因为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够!
狮子的体型虽然比人类大,但它们的大脑容量要比人类小的多。
杨武就算身体是狮子,但他的灵魂还是人类的灵魂,所以狮子的大脑不够容纳杨武的灵魂。
虽然穿越过来这么长时间杨武并没有感到有任何不适,那只是因为大脑的强度够了,容量则远远的不够!
杨武人类灵魂的神觉能够发现眼镜王蛇的攻击轨迹和速度,但因为狮身的大脑容量不够,无法做到反应这么快,所以会让杨武产生身体不协调的错觉!
其实不是不协调,还是脑容量不够。
这个实验让杨武异常的兴奋!这是对生命本源阶段性的认知进步!
接下来杨武的打算就是大肆捕杀猎物,积累大量生命本源,以便更好的开发生命本源的作用。
至于这个过程中造成的滔天杀戮,那就真的不是杨武所能考虑的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法则!这是规则!
为了活下去!为了活的更好!为了变强!
杨武稍微收了收心思,这个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