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崛起于盛唐>第四十五章逐渐变化的长安城

一桌菜没过多久全都进了李二陛下和长孙的肚子里,花花绿绿的菜肴,让人一看就有胃口,再加上从未尝个过的美味,哪怕李二陛下对个别菜肴再有意见,也止不住要吃下去的yù_wàng。

“这混小子身为一名县侯,偏偏跑到厨房去做个厨丁,连君子远庖丁的道理都不懂。”李二陛下吃饱喝足,舒舒服服的倚在墙上,打着饱嗝。至于鲤鱼不可食在已抛之脑后,一大盘的鲜味大部分都进了李二的肚子里,哪还记得是不是鲤鱼。但是皇帝的尊严又让他找到了新的进攻点。

长孙皇后指使宫女和太监收拾好饭桌,听着李二陛下的指责,轻笑到:“这都是臣妾的不是,等有空臣妾招他进宫,好好教导他,定不会再惹陛下烦心。”

长孙皇后可不在乎这桌菜是不是李鑫做的,能够让丈夫多吃几口饭菜就是李鑫的功劳,至于规矩有时候也没那么重要。

李二陛下接过宫女递上的煎茶,对长孙皇后开口道:“算了,这小子一直不在中原,小脑袋里难免有些和常人不同的地方,以后习惯关中的礼节也就好了,无需过多指责。只要这小子不给朕惹大麻烦就行,一些小节无需在乎。”李二陛下说完后,喝下茶水,再将茶杯递给身旁的太监手里。

长孙皇后听出李二陛下话语中的维护之情,忍不住笑了出来。李二听着爱妃的笑声,那还不懂中间的意思,转过脸来白了长孙皇后一眼。

时间过隙,夏末秋至,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绿油油的树叶变得枯黄,整个世界都在变化,唯有长安城这座千年古城丝毫不变。今天长安城内的大唐百姓都在迎接胜利归来的战士。没人会注意到朝中的哪位大臣到了血霉,更不会有人注意在遥远的岭南发生的残酷战争。

侯府的建造也差不多快要完工了,侯府的主宅是李鑫亲自画的设计图。从没见过这种设计图纸的匠师,拿到图纸后无从下手,没办法负责监工的工部侍郎,亲自找到李鑫请求侯爷能现场指导。李鑫也想见识一下大唐的匠师水平,欣然答应了侍郎的请求。自此以后这个工部匠师都陷入了魔症。从未见过的新式水车只为了提供干净的水源用于侯府的吃水,还有那后院巨大的水池用来沐浴,就连茅房都于别家截然不同,最最神奇的还数温室大棚,耗损的钱菜不下万两只为了能在冬天吃口蔬菜,但是这个钱是李鑫自己掏出来的,要不李二陛下早就招他进宫好好教育一番。

长安城每到晚上最火热的地带当属常乐坊,那常乐坊最暴热的地方不是青楼,而是李鑫的酒楼思乡苑。在李鑫不计成本的投资打造后,华丽奢侈的装饰,再加上别具特色的菜肴,吸引这整个长安城的达官贵族。夜幕降临,整座酒楼中人来人往,门口站着等待座位的人就更多了,其中不乏一掷千金的富商和身份显贵的士族子弟。三层的酒楼,一层设置普通的大堂,第二层则是雅间,其价格也是令人瞠目结舌。至于第三层从来没见开放过,听说只有酒楼的主人家和几个国公王爷才能使用,就连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每天晚上的菜肴都是由酒楼做好送入宫中的,但是钱是没有的,因为这事李鑫都进宫哭诉几回了,得到的答案是在家面壁思过。

酒楼的火爆自然引起了一些人来滋事,其中还有一名郡王试图将酒楼纳入手中。谁想这位郡王先派出的地痞流氓还没动手就被人打残,而后被派出的管事也被打断了手脚丢出门外。本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哪想到随后这位郡王手上的几个赚钱店面全都被人砸了,就连郡王本人也被李二陛下招入宫中训话一番,然后遣回封地,一辈子和牛羊为伍。自此以后程家秦家还有尉迟家,各自加派人手维护酒楼的秩序。长安城内也没再有不长眼的来捣乱。

白天的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位于朱雀大街的茶楼,每日茶楼内座无虚席,新式的茶水,每日不同的鬼怪故事再加上不贵的价格无不吸引着长安城闲闷的百姓,两百文的价格提供茶水时鲜,运气好的还能有一份来自思乡苑的免费晚餐。这座茶楼中最具特色的是二楼设置的雅间,只服务大唐的女士,平日里闲置在家的女性经常聚集到这,三三两两饮茶聊天,不时在包间内传出清脆的笑声,当然二楼上面目峥嵘的侍卫,和茶楼强硬的后台也没有谁敢上楼打扰。

除了这两处吃喝之地,长安城还有一处风景引人瞩目,就是朱雀大街的书店。每日天还未亮,书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只等书店一开门就开始争先恐后的购买今天刚出的新书章节。还有一些名儒士子赶来托印书籍,每日无论接了多少的单量,只要时间一到,总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好。一时间在士林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豪门贵族江南山东士族纷纷来此要求店铺交出秘法。李鑫早就做好了准备,将用印刷术从李二陛下那换来的百骑安置于店口。上门寻事的豪门士族看到李二陛下的招牌后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唯唯诺诺的道歉后马不停地的赶回家中商议对策。

一直引以为靠的生存手段,突然件遇到了重大打击,高高在上的士族一时间跌入了低谷。寒门底层的百姓还不知道他们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朱雀大街,泾阳县侯府内。

“侯爷你快出来啊,马上程大将军就要到长安了,你快点穿好衣服去接程伯父。”娇媚多姿的兰兰,站在侯府的一处房门内焦急的喊着,双脚却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逐渐变化的长安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