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向胜利前进>第1226章 离弹药库近了!

普通小股兵种和精锐小股部队的区别,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

一连和二连他们的进攻,不管是偷偷地接近小鬼子军营高墙,还是在炸塌军营高墙后的进攻,都是以一个排的兵力先摸过去,然后大部队再猛地进攻。这样的进攻方式对于普通兵种来说,是最常用的战术。

就如同用刀尖先刺破敌人的肌肤,然后再猛地将全部的刀子插进去。

可是,对于突击连来说,很少有这样的战术安排,除非是目标不值得动用一个连,否则,基本上都是全体上阵。说的更直白点,这就是突击连仗着自己是精锐,敢于同同样数量,甚至数倍于己的敌人较量。

更何况,现在他们身后还有三连这个帮手,自然就把另一种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利用自身的精锐,对敌突然发起袭击,那么,就不是先用刀尖刺破敌人的一点肌肤,而是直接将整个刀子强行插进敌人的身体内,然后,不断的突击,突击,再突击!至于身后,自然就留给三连……当然,在这种突进的方式上,因为有三连来殿后,突击连一旦遇到巨大的阻力,就不会强行直接突进,而是利用三连来牵制敌人,自己则绕道过去,从敌人侧翼或者后方突然杀出,达到夹击的目的。

这还只是在战术上的区别,在具体细节上,区别就更大了。

伴随着赵山河的一声令下,突击连立即以班为单位向前摸了过去:一排一班打头,二班在其左边十余米外,三班在其右边十余米外,形成一个小三角战斗队形;二排在一排的左侧靠后,相距二、三十米,三排在一排的右侧靠后,同样相距二、三十米。同样的,三个排成三角战斗队形。

距离围墙十来米的距离,小鬼子军营在这一段围墙内又无炮楼,加上一排一班的四个战士冲的极快,一个呼吸间就到了围墙下。

二排和三排则没有丝毫隐蔽的意思,而是在围墙的这边一边警戒一边做好了冲锋的准备。

没有丝毫耽误,一排冲过去的那战士们四个人分别设置*包,另外的战士则在这边纷纷拿出*。

“轰!轰!轰!”

连续三声爆炸,整段围墙全部炸塌,连带着不远处原本就因为先前的爆炸而不怎么稳固的围墙,也倒塌了不少。

随即,一排的战士们边向前冲,边拉掉*的引线,也不看前面三四十米外是否有敌人,纷纷将*奋力扔过去。

扔出*后,再向前冲个七八米,才卧倒。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后,整个场地已经尘土飞扬,掺杂着不少惨叫声。

而突击连三个排则立即无声的向前冲,突进去后,遇到小鬼子伤兵,则直接用手或者匕首干掉;遇到一两个小鬼子,则用枪解决;遇到十多个小鬼子在一起,则直接用*解决……整个过程,无论是配合还是精密的算计,都如同指针一样精确,绝不拖泥带水。

如果说突击连如同尖刀一样不断的,无声地突进,突进再突进!

那么,三连就是扫把了:表面上看起来,三连只要跟在突击连后面不断的往前跑,速度跟得上就行了。可实际上,三连的任务量绝对不比突击连小。

为了确保退路,三连必须要将沿途遇到的小鬼子尽量杀伤;为了确保自己人前进的时候不会有小鬼子打黑枪,三连必须将其清扫干净,为此,哪怕是遇到一个小鬼子,三连也得花力气去干掉他。而三连在做到这些的同时,还必须要保证自己跟突击连的距离不能被拉得太远,否则就很容易被小鬼子将其从中切断,从而让突击连变成了孤军深入。

这样一来,可想而知,三连的任务量有多大。

所以,三连也不得不跟突击连学:遇到小鬼子,就必须采用人数优势,对方只有一两个人,就必须要派一个班去对付,如果对方有十多个人,那就派一个连去对付……但是,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将整个三连全都分散开来,无法形成拳头般有效的整体战斗力。

最后,还是三连长见这么下去实在是没办法给与突击连保障,当机立断,不需要跟沿途遇到的小股小鬼子血瓶,非要将其消灭不可,只需要将其赶走,确保别的战士能安全通过由突击连杀出来的这条道路即可。

突击连一路突进,遇到小鬼子,必然会采用这样的战术:前面的人对付小鬼子,后面的人立即将周边的灯全部打掉,然后,后面的人目测前面小鬼子人

数的多寡:多的话就绕道,交给后面的三连处理;少的话,要是近距离就用*,远点的则从一面或者两面包抄过去,将其就地消灭。

赵山河也知道,越往里面冲,遇到的小鬼子必然越多,阻力也就越大,所以,突击连必须要趁小鬼子还来不及做出有效的部署前完成任务,否则,一旦被敌人阻击住,就很有可能会被敌人给来个反包围,尤其重要的是再也无法完成任务。

所以,在选择路线的时候,赵山河尽量走靠围墙的一边。

在突进的时候,也是不做丝毫停留,甚至就连伤员都来不及照顾,让其直接就地防守,等待三连的到来后,再由三连派人将其转移出去……当然,按照我军‘轻伤不下火线’的传统,除非是重伤,或者是因为腿伤而会拖延部队前进的速度外,其余的都是坚持继续战斗下去。

而突击连和三连的突然杀出,确实打了小鬼子一个触不及防,因为小鬼子以为先前二连是佯攻,是为了给一连打掩护,所以


状态提示:第1226章 离弹药库近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