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獒唐>第十三章 人情味儿

郁闷地用过了早饭,丑舅没有出门,而是折回屋中,不知在忙叨些什么。

吴宁和巧儿刚把桌子收拾了,六伯就到了。

六伯是坳子里的木匠,和虎子他爹同属一支,平时很少来吴宁家。

不过,显然是老祖君一大早就找过六伯了,进到院也不磨蹭,房前房后把吴宁要折腾的那两间破房好好地扫看了一遍。

“大梁二梁都烂了,得换新的。”

“后山墙也得重砌,要我说啊,扒了重盖得了!”

吴宁跟在身后不住地苦笑,哪来的钱重盖啊?

“六伯能修吗?”

“修是能修,就是费点工夫。”

吴宁闻罢,急忙一礼,“那就有劳六伯了!”

为了省钱,能修说啥也不重建。

“行!”六伯点着头,“回头九郎多叫上几个帮手,明日我领着把房上的苫草撤了,把旧梁先下了。”

“一个月吧,起码得一个月。”

说着话,折身就往院外走。

“走了,明早再过来。”

吴宁不依,“六伯用过饭了没?在咱家对付一口吧。”

六伯听了头都没回,“活计还没上手呢,吃的哪门子饭?明早再说。”

......

送走六伯,还没等吴宁出汤水摊儿,院外又来了三个和吴宁差不多大的半大小子。

领头的一个稍大些,二十来岁,身后的则都是他爷爷那一支的小辈。

领着大伙儿进了院儿,“九郎,听八郎说你家要修屋。”

吴宁搭眼一瞅,登时乐了:“老八咋还把七哥儿也叫来了。”

指着那两间破房,“荒着也是荒着,拾掇拾掇也好住人。”

老七没说话,跟六伯一样屋前屋后瞅了一圈儿,“六叔看过没?咋说的?”

“看过了,说是明天来拆顶下梁。”

跟在老七身后的一个少年闻言一撇嘴,“都破成这样儿了,重盖得了。”

“你懂啥!”老七瞪了那少年一眼,这小子是他亲弟弟,在坳子里排老十一。

吴宁家不富裕,老七是知道的,抬眼又瞅了瞅破屋,“修修一样住。”

“不过,得赶在夏忙之前拾掇完吧?”

“可不是。”吴宁附和,“不然耽误大伙家里活不说,万一雨水大,连茅草都上不了房了。”

“摊点黑,应该弄得完。”

说着话,领着一帮孩子也要走。“那明天再过来。”

老十一临走还不忙说笑着提醒吴宁,“九哥儿可别忘了,管饭哈!”

吴宁一点没客气回道:“撑瞎你个憨货。”

......

看着已经走上山道的几个同族兄弟,吴宁打心眼里踏实、暖和。

这就是人情味。

在后世,是他这种住惯了公寓楼,又在国外那种极其礼貌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所体会不到的。

别看平时东家长,西家短的。

有时邻居和邻居、兄弟和兄弟之间,还会因为谁家的篱笆歪进了谁家的院,谁家的青苗压过了界,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不休。

可真到有事儿的时候,相互帮忙相互扶持,甚至不用有半点客套。

帮忙,就成了唯一的规矩。

这是中国人的人性,是我们的人情社会,从古至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

————————

吴黎是快中午了才到吴宁这来的。

那时吴宁正在树下出摊儿,远远就见这货和一个少年,一起抬着个大袋子从山下上来。

“赶紧来帮忙,累死我了!”

吴宁迎上去,没管吴黎,却是把另一个少年那一头接了过来。

还不忘好好瞅瞅那家伙,半天才蹦出一句:“天理难容啊!你他娘的咋又白了?”

“嘿嘿。”那少年大乐,“错觉,一定是错觉!先生都说,某家近日晒得黑了。”

“别某家!”吴宁听着就难受,“应该是:‘小女子近日晒得黑了。’”

“滚!!”

少年大骂,随之哈哈大笑。

这少年不是别人,是四伯吴长路的儿子吴启,排行老十。

其实也没比吴黎和吴宁小多少,三人同岁,只不过吴启的生辰小了点罢了。

吴启的娘在生吴启的时候难产走了,早几年,这货一直住在坳子里,由祖君带着。三人一起玩到大,所以坳子里的同辈之中,属他们三个的关系最铁。

头两年,也不知道四伯抽的哪门子疯,非要让吴里请了先生。

所以这货只得脱离“组织”,搬回城里去住了。

让吴宁恨得牙根痒痒的是:这货长得太帅,还白,根本就不像个男人。

特么也不知道四伯那么粗犷的底子,是怎么生出这么一个比小娘子还水嫩的儿子来的。

......

“唉唉唉!!”

那边的吴黎不干了,被大袋子坠的腰都直不起了。

“你们两个有完没完?我可扔地上了啊!”

抬眼见虎子在树下坐的那叫一个踏实,吴黎立时就炸了,“肥虎,过来!!”

虎子当然知道吴老八叫他干什么,“不去,困!”

“你过不过来?信不信我揍你!?”

“......”

虎子没招儿了,极不情愿地上来,但也只拎起一个袋角儿,说什么也不让吴黎就此解脱。

“这什么啊?”一边把大袋子抬进院儿,一边问。

“粮!”

吴启应着话,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袋塞到吴宁手里。

“还有这个,正好一贯,我爹让我稍过来的。”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人情味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