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乱世逐流>第十八章 十年磨一剑 下

王猛带着不到两万人的偏师,在建兴郡(今晋城市)修整了一日后,继续向东进发,目标邺城!其后一路摧枯拉朽,击溃了慕容伟派来阻击(顺便试探)的兵马,从西面兵临枋头城!

在枋头驻扎的宿卫军统帅可足浑常彻底不淡定了!

高玉不是说那个狡诈的赵川被慕容恪拖住了吗?他喵的黄河北岸这一支军队是谁在指挥?

赵川手下的几个大将,可足浑常早就通过密谍知道底细了,对手打的旗号是“王”,“薛”。姓薛的定然是河东薛氏的薛强,但赵川手下有姓王的大将?还是主将?

高玉这家伙,被慕容伟委以重任,加强邺城的防务,坚守不出,这让可足浑常顿时六神无主。

别看他现在站得高,其实都是一直都是“狗腿子”高玉在出谋划策。而且,之前平叛时异常英勇的慕容伟,现在却……真的萎了,胆气都被夺走,居然不敢出城!

可足浑常发现燕国现在当真是外强中干,一出事,平时那些不得了的人物,都特么消失不见躲邺城了。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之前平叛,慕容伟知道慕容垂麾下的兵马不会伤害他,所以胆子才够大。然而现在他却成为了敌方最先想要除掉的人,这一起一落,慕容伟不缩到邺城那才是真见鬼了。

即使是对慕容恪并非百分百放心,慕容伟也知道,这个叔叔很能打仗,而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只要躲到邺城里,等慕容恪收拾完赵川,再回来收拾这支偏师就行了,何必一时逞英雄,把小命交代在这里呢?

宿卫军如果不敌对手的一支偏师,这样的废柴不要也罢,慕容伟就是这么想的。至于高玉,他一定不能死,他要是死了,那么那些编造出来的谣言,就百口莫辩,慕容伟就要担上“杀人灭口”的嫌疑。

所以他才将高玉召回,负责邺城的防务。

而宿卫军,不能撤回邺城,撤回就等于是把慕容恪的后背交给敌人,那样他即使能打赢赵川,也会被这个极大的破绽拖累,最后功败垂成。

当然,这些可足浑常并不知道,此刻他正在枋头城里的签押房内急的跳脚呢。

“大帅,敌军下战书来了。”

传令兵递给可足浑常一支绑着纸的箭矢,正是王猛派人射进城头的。

“鲜卑小儿,可敢一战?”可足浑常一脸懵逼的看着这封“战书”,连生气的心思都生不起来。

他喵的,你敢不敢多写几个字?

你要战,那便战,这是枋头,燕国重镇,四周都是自己的地盘,怕他个鸟!

可足浑常留了两万预备队,准备在关键时从背后迂回到对手后方,就能直接将其击溃。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可足浑常很快就知道了庸人和高手有什么区别。时代在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无论对谁而言都是公平的。

掷弹兵,弓弩手,长矛兵,刀盾兵。一波接一波的轮番上阵,边打边冲。接下来又是一波掷弹兵,弓弩手,长矛兵,刀盾兵……

攻击像是潮水一般延绵不绝,一波完毕之后接下来又是一波新的冲击……直接把可足浑常打懵了!宿卫军的阵线被分割,冲击,凌乱,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可足浑常就莫名其妙的败了!

明初中山王徐达的经典步兵战术,打得蒙古人哭爹喊娘,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也不顶用了。可足浑常有幸提前一千多年第一个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可足浑常带着残兵进了枋头城,王猛亦是没有追赶,更没有围城,他就在枋头城五里外扎营,牢牢的将燕国可能的援兵,还有慕容恪可能的退路阻断。

就像一根钉子钉在鲜卑慕容的咽喉,要拔出这根钉子,那慕容恪得先收拾了赵川才行。

“哈哈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王猛的军帐内,薛强在放声大笑,传说中牛逼到不行的鲜卑人,居然如此不堪一击,着实是让人惊讶了一把。他也是没想到,从来都没有带过兵的老朋友,居然这么猛。

王猛手里拿着一本名为《步兵操典》的书,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搭理薛强。明白自己的老朋友在思考问题,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薛强并不打扰,而是静静的等待。

“很多兵书教怎么打仗,但具体说到排兵布阵的还真没有几个,臭小子挺厉害的啊。”王猛把书放下,他知道薛强想知道什么。

“震天雷的出现,让战场模式发生些许小变化,但正是这种变化,导致了新战术的出现。”

王猛开始跟薛强讲解什么叫做“阻断”,为什么他的队伍可以连续不断的虐可足浑常,而对方却不能反击。

不是没反击,而是刚刚跑起来,就被掷弹兵抛出去的“震天雷”炸得人仰马翻,还谈什么反杀呢?

徐达的经典战术,正是利用精度极低,威力也十分有限的火铳,集中在一起使用,在敌军反冲锋时形成阻断射击,然后就是弓箭兵与长矛刀盾兵的反冲击,趁此机会,火铳兵在后方填装,如此往复。

震天雷原理和火铳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这难不倒王猛。

“能做的我们已经做了,守在这里,等待消息吧。”王猛眉宇间的忧色更浓了,他的心思,其实一直都不在可足浑常那个酒囊饭袋身上。

慕容恪才是真正的大敌。

这场战斗,将会决定未来数十年的局势走向,王猛很关注,只是使不上力气。赵川的坎,还是得他本来去


状态提示:第十八章 十年磨一剑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