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混制造圈的道道>第一百七十三节 TWI之技能提升
手册,介绍了本体系每一个部分的标准化培训方式;规定‘10个小时培训计划’的相关内容;书面化描写了讲师需要训练的、讲解的、操作的所有过程。使用这一套标准化的培训方法,就算培训者的水平不是专家级别的,也可以确保每一次培训的质量,可以让接受过培训的人开始培训其他员工,从而获得‘繁殖效应’的效果。”

“你刚才给这名新员工培训的时候,使用的是四个步骤。‘工作指导培训’这四步骤也被标准化了吗?”

“是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个叫做查尔斯.艾伦的人创造了‘培训四步法’。‘工业内部培训’的创立者结合‘培训四步法’这个方法,也把他的三个培训内容分解到四个步骤里,并且制作了很多随身携带的卡片,详细地描述了每一个培训内容的四步法则。所以很多受过‘工业内部培训’的学员手里都有这些卡片,以方便提醒自己随时要使用这些培训过的知识,再培训他的下属员工。”

“我很好奇的是,开发‘工业内部培训’的‘工作指导培训’、‘工作方法培训’、‘工作关系培训’的来源是什么?”朱迪问道。

“他们直接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业内部培训委员会’提出来的制造型企业优秀主管应该具备的‘五种技能模型’。”

田东介绍说,这五种技能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掌握本工作知识的技能。这些知识包括对原材料、产品、服务、过程、设备等等生产管理要素的了解,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自己工作领域内的相关知识。由于不同的业务或者岗位,所需的工作知识是不同的,所以‘工业内部培训’没有办法涵盖这一类的知识;

第二,掌握本岗位职责知识的技能。对于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岗位来说,相关的职责知识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企业的政策、规章制度、组织架构、愿景、质量方针、工艺规范等等。作为公司管理层的成员,各级主管者必须对他的权力、责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规范了他日常的工作,他们需要很好地理解并且恰当地使用,并用以指导下属员工进行工作。当然这方面的知识,‘工业内部培训’也没办法涵盖到。

第三,教导下属的技能。主管掌握了这个技能之后,可以帮助他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的工作团队,有力地减少不良品、不合格品、返工品的数量,同时也能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次数,减少设备故障次数……具备了这个技能之后,主管才有可能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操作技能传授给他人。这是‘工业内部培训’中‘工作指导培训’的主要培训目标。

第四,工作改进方面的技能。通过让主管学习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等方面的改进技能,让他有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材料、机器和人力等当前可用的资源,从而生产出更多质量优良的产品或服务。在‘工业内部培训’体系中的‘工作方法培训’就是帮助主管学到这个技能。

第五,领导方面的技能。主管的工作成绩依赖于其他员工的产出,没有下属员工的密切配合主管是很难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的。通过这个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主管提升与员工一起工作的能力,获得下属员工必要的配合,并尽量减少问题的发生;即便在某种情况下发生了意外情况,利用这个技能也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工作关系培训’的目的就是让主管学会到这个技能。

田东介绍完之后,又继续跟朱迪说了一个典故: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笑脸迎客的弥勒佛,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十分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的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之下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田东总结说:“每一位员工都是公司宝贵的资源,只有经过有效的培训,再将他们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才能最大化资源的使用效果,为公司创造利益。”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三节 TWI之技能提升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