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渔船开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气势一往无前。
敖沐阳站在船头,心里有些发虚。
卖龙虾、卖各种鱼加上他在京都打工攒下的钱,他身上总共才有不到四百万,这还得感谢鹿执紫帮他卖掉阴沉木书桌赚到的一百万。
这一艘船买下,他身上剩下的钱只够加满柴油出两次海了。
最终,他还是决定买下了这艘船,因为这实在是一艘让渔民不能拒绝的好船,其物美价廉之夸张,让他至今无法相信。
他检查过了,船上的仪器设备都跟新的一样,船员舱里甚至有一多半舱房还没有启用,上面包的塑料膜都是崭新的。
颜青城建议他贷款买船,可敖沐阳没有贷款的习惯,他的心里有着很传统的小农意识,房子和车船这样的大件东西,他还是希望彻底买到手。
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算是属于自己的,贷款买的跟租的差不多,没法当成自己的东西。
虽然腰包空了让他心虚,可有这样的大船在手,他心里又有了一种底气。
渔民有了船,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另外,买下这样一艘船也是他在心底给父母的一个交代,他的父母忙碌了半辈子,省吃俭用只是买了一艘十多米的小船,然后碰上风暴之后就消失在海洋中。
他知道,父母更希望有一艘这样真正的大渔船,如果当初父母开的是这艘船出海,面对暴风天气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渔船开回龙头村码头,几乎已经触底,村里的码头可不是蓝色船工那样的优良港。
开船的是颜青城给他安排的驾驶员,敖沐阳有海船民证,但没有船舶驾驶证,所以他只能开小游艇,而且不能被查到。
这种大船,他没有资格驾驶,也没有能力去驾驶。
颜青城对他很够意思,答应从船厂借调给他的这名驾驶员可以一直帮他开船,直到他雇佣到驾驶员。
不过敖沐阳谢绝了她的好意,敖大国有船舶驾驶三等适任证书,可以驾驶未满五百吨的船只,这艘船就不满五百吨。
崭新的大渔船靠上码头,码头上的村里人纷纷好奇的看。
有人眼尖看到了船头的敖沐阳,顿时大声叫道:“小阳哥,这是谁的船?”
船靠上码头,敖沐阳听清了他的话,就笑道:“我的。”
语气尽量低调沉稳,但依然掩饰不住隐藏其中的骄傲之情。
码头上的人大多呆若木鸡,只有脑筋转的慢的敖千莱说道:“呀,阳子,你买船了?这船真威风,村里还没有这样的大船哩!”
村里最大的船就是敖志义的龙头号,可是跟这船相比,龙头号小了好几圈,而且形如破烂。
其他人反应过来,顿时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你的船?阳哥,真的假的,你买了船?这样的一艘船?多少钱啊!”
“哇塞,阳哥,你别逗我们玩啊,这船不得大几百万上千万?”
“阳哥你中奖啦?还是捕捞到一个金枪鱼群或者弄到了一条大黄唇鱼?买这船得多少钱啊!”
敖沐阳含糊的笑道:“二手船,不值什么钱。”
他放下船梯,村民们顿时一窝蜂涌了上去,那叫一个热情洋溢。
敖沐阳带驾驶员和机轮工上了岸,他在敖沐风的农家乐给他们开了个房间,晚上请他们一起吃饭,以表谢意。
他买了新船的消息跟旋风似的在村里刮了一遍,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他买了一艘四十米长的大渔船。
对渔民来说,这比在城里买房什么的还要威风的多,此后一直到晚上,到敖沐阳家里询问的人络绎不绝。
最吃惊的当属敖志义,他出海归来没有他的船位了,于是他就对着这艘新船发脾气,要让村里人去通知这船的主人挪开。
他以为这是外地的渔船暂时停靠在村里的码头上。
然后,有人告诉他这船是敖沐阳新买的,他连问了三遍,最后待在船上看着这艘新船发怔,好像变成了一尊雕像。
有了船不代表就能出海,这么大的渔船可不是三两个人能玩得转,要有船长、大副、二副、轮机长等人员配置。
另外,渔船要出海还得挂靠到渔业公司或者船业公司,这方面倒是简单,蓝色船工可以提供挂靠业务。
买了船回来,敖沐阳忙碌起来,他还得给渔船注册各种信息,比如注册船号、船名等等。
船名他早有准备,作为龙头村的村民,村里渔船最合适的船名就是龙头号,但这船名已经被敖志义用了。
于是,敖沐阳加了个字,将船名定为:大龙头号……
据说得知他这个船名后,敖志义摔碎了手里的茶壶,然后又用强力胶给粘了起来。
从十一月上旬忙活到中旬,敖沐阳总算将大龙头号的手续办完了,这样他正式可以出海了。
可是好事多磨,十一月中旬开始天气阴沉,天气预报说一场入秋的第一场大雨来了,很大几率是一场暴雨。
这样,敖沐阳自然不敢出海,虽然他的船很大,可吨位并不算大,在海上遇到风暴依然很是危险。
不过没事,大暴雨来了不能出海,他可以干别的事来寻求收获。
村里有老人擅长编竹篓,敖沐阳看了天气预报后去了村后一间老房子里。
这老房子的主人叫敖志满,三个儿女中两个特别不孝顺,唯一孝顺的小儿子夫妻却在海里出了事,剩下他只和一个孙子相依为命。
敖沐阳走到村后,看到一个跟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