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赤帝>第七十六章德智体美劳

“好吧,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听刘备这样说,卢植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紧接着,他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你说,羌人作乱,进逼三辅。朝廷是否会调我冀州兵抵御?”

“说不准。”刘备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不过的确有这个可能……这也是个机会啊。

我冀州兵自从组建以来,实战操练做过不少,剿灭黄巾残党,土匪流寇的战斗也有。但真正的战阵却没经历过。

如果有这个机会。弟子愿率精兵前往凉州。一来为国分忧,二来也是练兵之用。”

“那就这样吧。”

卢植想了想,然后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刘玄德的计划。只是这之后,他又忍不住感叹:“真是多事之秋啊。”

这样感叹的同时,他又发现自己这个弟子还是一脸笑容的模样。好像完全不在意即将发生的一切一样。

这让他又有点好奇。

“因为啊,老师。”于是刘备解释说:“我已经想好我今后的路了。

再接下来只要按照预定目标前进,披荆斩棘就是。我没有任何好说的。”

“玄德啊。”

有关刘玄德所说的,今后的路。他不说卢植也能猜出几分。忍不住叹了口气之后,便说道:“也罢。就让老夫,再送你一程吧。”

“多谢恩师。”

刘玄德再次郑重其事,向卢植行了一礼。再之后恭敬的离开了卢植的营帐。

这一会儿距离预定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时辰。

于是他没再耽误。以最快速度,向着军营隔壁不远处的“学校”方向赶去。

这里说是“学校”,实际上几乎与一般镇子没太括刘备领养的孤儿,以及教师,服务人员在内。“学校”的教学人员超过五千。而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不断增加。

……

一座五千人的学校。这在后世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西元二世纪,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甚至说是一个创举都不为过。

这么多学生的衣食住行暂且不说。就说要组织这些学生们听课上课,给他们安排学业,教导他们知识……这一切就够老师们头痛的了。

尤其是被刘备委以重任,统筹一切的副校长孙乾孙公祐。

这位老好人就是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日常工作几乎七个时辰,睡觉不足三个时辰。然而就算这样,他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以至于刘备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忍不住吓了一跳。

这个瘦了一圈,眼窝深陷的家伙真的是孙乾吗?

之前看到的时候,他可是个很注意仪表的人啊。

“公祐啊。你可要保重身体啊。”刘备非常真诚的对孙乾说。

当然后半句:“你要是累死了,我到哪里去找一个像你这样任劳任怨的人压榨啊。”的话,刘备没有说出来。所以总体来说,这句话还是挺让孙乾感动的。

“不碍的,不碍的。我身体很好。所以没事的。”孙乾笑着摆摆手。这样对刘备说。

事实也与他说的差不多。

在这里,孙公祐觉得自己生活很充实。每天和这些孩子在一起,他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了。

能看着这些孩子一点点的成长,学习知识,明白事理,长大成才。他就觉得自己很幸福。

“公不以我才浅德薄,委以重任。乾岂敢不尽心竭力,为公分忧。”

“备何德何能,有公祐这等有德之士尽心辅佐。”

差不多就是这样,两个人感叹了两句。相当的君臣相得。再之后就该谈正事了。

刘备询问孙乾,现在还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物资够不够啊,粮食够不够吃,还需要什么帮助的啊。

他这么问,孙乾也就老老实实的回答了:“物资很够的,很够的。粮食够吃,肉,菜也都够。玄德公对这些孩子真是太好了。顿顿有肉的日子啊,我都没过过几天。”

“有问题的是老师不够多啊。”孙乾对此有些苦恼:“整个州学,有学生五六千人。而且还在增加。但是上课的老师,连我在内也不到五十人。

尤其是玄德公给的教材……这个……除了玄德公原本的几个学生擅长此道之外,我等对此都有些一知半解。还要边学边教。实在是惭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刘备沉默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与那些只是简单普及知识,识字的乡校不同,刘备并不期望作为自己嫡系的州学混入任何杂音。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排斥了所有世家子进入。

哪怕他们表现的再乖巧,再听话也不行。

这种情况下,师资力量不足,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刘备的门客与弟子数量不足。再加上从投靠来的寒门士子中挑选的人选,也不够五十个人。平均每个人要教一百,到一百二十个孩子。更糟糕的是他们自己还都是些半吊子。

这种情况想一想就让人觉得绝望。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里的孩子们都很听话,很老实,很懂事。

只是这种“听话老实懂事”,仔细想想其实挺可怕的……之所以他们会这样,原因不言自明。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苦难教育,亲身经历比别人说一百句都管用。对于这些孤儿来说,第二次机会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

“嗯,嗯。这个我也理解。但是……”

听刘备这样说,孙乾苦笑着点点头。

想来他也明白刘备的难处。虽然抱怨师资力量不足。但也只是抱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德智体美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