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工业霸主德意志>第159章 德国影响力
发展都成问题,全靠进口,正是我们插手的时候。”埃里克转头一想又说道:“罗马尼亚的开采工作和匈牙利的开采工作怎么样了?”

匈牙利的铝土一直是德国主要进口物资之一,国内的航运事业蒸蒸日上,对铝的需求也是爆发式增长。罗马尼亚的石油开采工作也是埃里克最为在意的一个环节,在奥斯曼境内的石油还没有通过管道输入境内的时候,德国仍旧需要进口海外的石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而德国的燃料消耗量在埃里克有意倾斜给民用的情况仍旧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无节制的大量开采资源和国家的扶持政策让民用产品快速充斥民用市场,而埃里克却严禁借机提升价格,这就让市场仍旧不断扩大。庞大的需求订单让德国的民企不断扩大生产线,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就是降低了成本。这对德国本土企业对外贸易时有了很大的优势,这也是埃里克没有急于控制国内市场的原因,相反还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埃里克也深知这种状况不能持续太久,不然就会跟美国一样落入通货膨胀的下场。

这时的美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埃里克就是想利用德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加速美国资本的自我挤压。美洲的本土消耗能力并强,这就需要将一大部分产品远销海外,这样的做法无疑就增加了成本。原本相较德国的同款产品美国就不占任何优势,而且很多产品仅仅只有德国拥有技术生产,市场收到了大肆挤压。米勒在美国近一年的时间不断谈妥的贸易协议就与两国的贸易战不无关系。美国的成品受到打压的同时也就迫使更多的原料需要流出。

这种看不见的贸易战其实最为考验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埃里克利用的就是德国急于摆脱一战后的经济困境,全国上下一心,命令如臂使指。

德国是一个强壮的年轻人被人痛打了一拳,想要报仇雪恨。美国是一个强壮的年轻人,但是经过一战后有些厌战,四肢协调出了问题,无力,挥舞起来没有了力道。没有了强有力的统筹,美国如何在本就处于劣势的海外市场立足呢?巴尔干的美国影响力几乎荡然无存。

而忙于安抚马仔的约翰牛更是分不出精力来制约德国在巴尔干的干预,反而有些寄希望于苏联干涉。

法国比英国更差,没有了赔款的法国需要偿还战时在美国欠下的巨债,还得维持大量的国防力量陈兵边境,人口的锐减也让法国境内生机涣散。洛林危机也让法国政府彻底的明白了与德国之间的各种差距,虽然叫得很凶,却缺乏了底气。

而苏联也是自身麻烦不断,驳杂的民族和过长的边界线让苏联需要分心的地方太多,德国击败沙俄的教训还牢牢刻在这些人的心上,再加上两国战后的发展速度和合作关系也让苏联多有顾忌,虽然非常眼馋巴尔干这块地方,却也没有明显的大动作干扰,只能在私底下施加小得可怜的影响力。

波兰的问题一直是苏德两国的主要交涉点,两国各自占领的地区虽然维持着以华沙为界的边境,但是德国在这里的影响力远超苏联。

埃里克真正担心并非是哪一家,而是惧怕德国的势头太猛让这些人一起抛开成见对德国施压,所以他需要小心翼翼的驾驶,避免出现担心的情况。

英法美苏需要时间,德国更加需要时间,所以埃里克的外交政策就是都不得罪。

让德法的固有矛盾充当主要焦点,给德国树立一个主要敌对目标让其他人分心。

与英国要保证在海军上的默契,让英国看得到德国的诚意,避免出现一战前的愚蠢局面出现。在大陆政策上,也不能操之过急。

而与苏联则要保持着一定的友好关系,确保苏联不会脱离德国找到英法美三家,在双方的边境问题上也要留有一定的问题好让英法美三国放心。

而与美国,埃里克一直是想着各种办法消除美国在一战前和一战时在欧洲的影响力,在贸易上,德国要渐渐让逆差转变成顺差,在外交上,德国也要适当的站在美国的身边摇旗呐喊,确保在一些情况下美国可以与英国产生势均力敌的局面,增加两家的分歧。

这是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埃里克不得不小心。


状态提示:第159章 德国影响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