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的儿子?”听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自报家门,熊克武愣了一下。
不仅他愣了一下,熊克武身边那些高级将领也都愣了一下,特别是汤子模。对于李登泰,他们都比较熟悉,早期还一起共事过很长一段时间,后面实业团和九人团分裂,这才敌对起来,而李登泰因为不满熊克武的一些做法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几年前就已经退隐了。可这位已经退隐的人资历极老,前清的进士,熊克武见了都得叫声前辈,汤子模更是在李登泰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
不过他们没想到今天来犒劳他们的人中间,居然二号人物是这位故人的儿子,而且看起来年级轻轻就已经身居高位。有些人对于李登泰的家庭比较了解,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对于李恪却是很陌生。
“登泰的几个儿子情况我知道,大儿子在经商,二儿子从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一直在重庆当警察,三儿子出国去了,小儿子听说还在读书。不过我没听说他有个叫李恪的儿子啊!”熊克武看着李恪淡淡地说道。
“锦帆,他就是登泰兄的三儿子,李兴华,李恪是他自己改的一个名字。”廖仲恺笑着解释道。“你要是早点来,或许还能看见登泰兄,前两天刚离开广州。为兴华的婚事而来,这小子跟静江的三女儿订婚了,这不订完婚就走了。”
“是听说我要来,不想见我吧!”熊克武冷冷地说道。
“哈哈,怎么会!锦公说笑了,主要是家父在四川生活习惯了,不习惯广东的气候,没法待太久。”虽然李登泰就是不想见熊克武这才走的,但李恪不能那么说不是吗?
这次劳军,廖仲恺才是代表,李恪只是过来保护廖仲恺的安危以及打探一下建国川军的情况。或许是因为李恪是四川人,接下来的几天,李恪在川军各个驻地走访,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刁难。这个时候军阀的军队都对外省人很排斥,特别是现在川军客居广东,他们也怕被吞并,不过看到来的人是四川人心里的警惕倒也下降不少。
经过几天的走访,李恪也发现这支川军其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缺衣少粮,士气大跌,要不是有着熊克武以及那些高级将领的鼓舞,或许能不能到广东都是一回事。毕竟建国川军不像红军那样有着信仰支撑,之所以坚持下来就是靠着一股劲,当这股劲用完了,部队也就完了。
而且这些川军将近四分之一的士兵没枪,而且平均的子弹不足5发,仅有的几门火炮,炮弹也少的可怜。看到这种情况,李恪觉得即便是强行收编,只要操作得当并不是不行,毕竟他不是要消灭这些人,而是要收编这些人。
至于贺衷寒、曾扩情等孙文主义学会的骨干则是在川军各个驻地的乡镇开设办事处,用来发展会员。因为知道语言沟通障碍,这次抽调的几十门随行会员,大多都是四川籍,这样沟通会很方便。
熊克武没心情管李恪还有那些孙文主义学会等人的事,他这几天一直跟廖仲恺谈事情。毕竟他在这个时候来到广东,广州方面的态度尤为重要,他也想得一个心安,毕竟他带着这么多人过来。
“锦帆,其他的事情我不想问,我就想知道当初杨希闵等人叛乱的时候,我给你发报前来平叛,你为什么按兵不动?你知道这件事的后果,让中央有不少人认为你的居心不良,跟杨希闵等人有勾结!”廖仲恺看着熊克武的双眼,认真地问道。
“这。。。。”
熊克武面露难色,难道跟对方说我是想看着你们跟叛军多打会儿,打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出来帮忙,这不是立下大功了吗?他也没想到杨希闵等人的滇桂二军这么不经打,三天就完了。
“主要是内部不稳,你也知道我这建国川军现在情况不好,在湖南出了点状况,不然也不会拖到现在。”熊克武最后还是找了个借口解释道。
“是吗?”廖仲道。
廖仲恺那满脸笑容的表情,让熊克武有点心虚,好在廖仲恺并没深究的意思。接下来两人谈到目前的革命局势,以及国民政府关于军队整编的事,这是熊克武比较关心的。
军队整编的风声早就传出来了,不过如何整编却是没有消息,而围绕着这个问题,也引发了不少事。现在广东的革命军队算上熊克武来的这股建国川军,总共得有十来万,但以仅控制了一省的国民政府没有那财力养活十万大军,肯定得裁。裁军的话,老蒋不担心,反正党军是不可能裁的,即便是裁撤也是裁湘军、粤军、滇军、川军等。
特别是川军,现在在这个时候来,无疑是来抢编制的,很容易被针对。为了确保能保住自己手下的部队,熊克武听从了的廖仲恺的意见,决定先把部队安置好,就去广州,而且带上了自己部队的大部分高级将领,他得去为这些跟随他的人争取一个正式的编制。
本来廖仲恺的意思是自己先回去,让熊克武后面再来广州,不过李恪却建议一起同回。虽然不知道李恪为何让熊克武这么急去广州,但廖仲恺也没有反对,早去晚去熊克武肯定还是会去广州的。李恪的建议刚好和熊克武所想一拍即合,随即向下面的人交代了一些事情,就带着人跟廖仲恺一行前往广州。
之所以李恪这么做,无非就是让熊克武和他的得力手下跟下面的部队断开联系,方便孙文主义学会的人去活动。而且后面即便软的不行用硬的,没有高层人员在,收编的主力也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