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1924>第七百零三章 西太平洋风云(一)

日军在台湾部署的兵力看似比中队差不了多少,而且日军还只是负责防御,这些部队应该够了才对。

其实不然。

在日军大本营看来台湾的兵力依然有些薄弱,按照他们的想法,想要守住台湾和琉球,起码要保证60万军队,台湾45万,琉球15万,不过现在日军没法补充齐那缺的20万军队。

日本现在已经没兵可调了。南方军没法调动,美军和中队正在计划进攻菲律宾,日军大本营计划在菲律宾跟美军展开决战,所以部队都在往菲律宾集中;中国战场江南地区的第六方面军则是错过了调动时机,现在想调也都没法调了。

其实无论是日军南方军和日军第六方面军都面临着一个问题,活跃在东海和东海的中国潜艇部队。日军内部不知道中国有多少潜艇,甚至连潜艇基地在哪儿都不知道,加上美军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本土跟南洋的关系也基本断绝了,无论是南方军的部队和资源都运不回本土。

台湾日军的地面部队虽然有30万,但作战力较强的就那10个师团,剩下的20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士兵四分之三是台湾人组成。倒不是说这些台湾籍日军战斗力不强,而是那些有作战经验的都被抽调到中国大陆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去了。这30万日军中,台湾人占了一半,而且基本都是在最近半年内由普通百姓征召起来组建的。

而中队这边无论是第二方面军,还是12集团军下辖的3个军,那是在抗日战场打了多年的部队。

飞机方面,日军这400多架中,三式飞燕在150架左右,四式疾风只有不到70架,其他的则是老式的一式战斗机、钟馗战斗机和其他轰炸机、运输机。

中国这边的空军就不同,目前就有2个q-2f大队、1个q-3b大队、1个p-51大队、2个p-47大队,仅战斗机就有400余架,而且基本都是比较先进的战斗机。除此之外轰炸机还有360多架,直升机60余架。这没算投放伞兵的数百架运输机,也没算美军第14航空队的下属飞机,因为机场没修建好,还没有进驻,要是算上这些飞机,总共可能突破1500架各式飞机。

现在台湾的天空基本都是盟军的天下,日军的飞机都隐藏在东部山区的机场,轻易不敢暴露。

“长官,按照我们之前对日军第十方面军的侦查,我们之前指定的计划是,绕开澎湖群岛,从台湾中部的台中、彰化等地登陆。这样能节省时间,而且日军在这里兵力较为薄弱,从这里登陆后,利于我军兵力展开。”司令部里,魏炳文在地图面前介绍道。

其实对于如何登陆,无论是军委会,还是第二方面军,或者美军这边,都有很大的争议。有建议先进攻澎湖,然后以澎湖为跳板,登陆台湾岛;也有直接建议重兵在台湾北部登陆。

但这两个登陆计划,斯鹏文并不赞成。

第一个以澎湖为跳板,太耽搁时间。根据飞机侦查和得到的情报,日军在澎湖群岛上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且有着1个师团和2个独立混成旅团防守,拿下这里肯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而且过早的暴露进攻,日军这边就有可能加强防守,也能根据中队的进攻调整防守部署。

第二个则是太冒险。台湾北部地区是日军的重点防守地区,虽然从平潭渡过海峡的距离最短,但要是短时间无法拿下一个稳固的登陆场,很有可能陷入僵局。而且日军很有可能会派海军支援,而中国目前海军主要在水下,没什么水面舰艇,美国支援的要么在新唐,要么在太平洋战场。当然要是美军舰队能提供掩护,那自然最好不过,不过在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犹在的情况下,尼米兹部不会冒险越过巴士海峡。

所以斯鹏文选择了一个更稳妥的办法,这跟他的性格也比较相符。日军在台湾中部地区的防守线太长,而且兵力薄弱,登陆更容易,只要让他的部队在台湾站住脚,拿下整个岛只是时间问题。

见李恪在那里沉思,斯鹏文忍不住道,“目前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登陆没有水面舰艇掩护,而且飞机也不可能随时都能保护登陆船队的安全。”

没有大型水面舰艇是中国海军目前最尴尬的事,战前的海军在日军的打击下基本十不存一,连江南造船厂都落到了日军手中。在抗战全面爆发前,江南造船厂是中国唯一具备制造千吨级以上的军舰的船厂,随着江南地区的沦陷,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海军本来就是烧钱大户,加上造船设备的限制,现在只能造千吨一下的炮艇。虽然美国提供了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图纸和技术,但财力不足和技术人员缺乏的中国无法建造千吨以上级别的水面舰艇。

此时的中国在潜艇方面,反倒是比水面舰艇发展快,现在在美国提供技术和图纸的情况下,已经在开始建造美国‘小鲨鱼级’潜艇,而且根据之前的德制潜艇,也开发出了一款新式潜艇跟‘小鲨鱼级’高低搭配,预计年底两款潜艇的首艇就会下水。

因为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反倒是潜艇比水面舰艇更加实用。

这种畸形的发展,也让海军的情况有些尴尬,只能等张飞的舰队回来或者等美国海军提供掩护。没有海军掩护,登陆作战着实有些危险。而且还有个问题就是没合适的运输船,目前斯鹏文倒是收集到了数百艘各种船只,但大部分都是渔船,一小部分是征用的商船。

都可以想象,那些挂着长帆的渔船队伍,在没有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三章 西太平洋风云(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