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笑,道:“陈平出入大秦,就锋芒毕露可见其心高气傲。一个人的傲气,往往都是来源于实力。”
对于陈平,胡亥自然十分满意。他清楚张良,韩信十有八九不会入秦。而范增,龙且更是有血海深仇。
普天之下,能够入秦者,只有陈平一人!
连连点头,尉缭:“求贤令颁布,不求入秦士子列为盖世大才,有一个陈平足以!”
这一刻,胡亥也不禁大为感慨,叹息一声道:“陈平虽强,却也不及国尉之才,招贤馆士子,只是一杆旗帜。”
“曾经有人问朕,在这个关口颁布求贤令是不是多此一举,甚至认为是朕病急乱投医。”
“然而,朕的苦心,却无一人体察!”
……
胡亥连连感叹,满面红光:“有了招贤馆以及第一批入秦士子为旗帜,随着大秦越发强大,必有士子源源不断入秦,为我所用。”
尉缭惊讶:“陛下如何安置陈平?”
“陈平之才,足可为大秦帝国三公九卿。当今局势下,乃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
“而三公九卿之中,治栗内史空缺。对于朝廷的运转是一大问题。”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朕决定让陈平暂任治栗内史!”
闻言,尉缭更是困惑莫名:“陛下何出此言?以陈平大才,三公九卿之任皆可为之!”
“治栗内史虽位列九卿之一,但据老臣观察,陈平任职治栗内史,未免有些明珠暗投之嫌疑!”
胡亥微笑摇头:“国尉,三公九卿之中,丞相,太尉有你与王叔,一人领军,一人治政。”
“同时典客有顿弱,廷尉有张苍。三公九卿之中,最重要的职位只剩下治栗内史。毕竟接下来,不管是复兴大秦,还是兵出函谷关,粮草都是重中之重。”
尉缭沉吟有顷,道:“陛下所言甚是,今群臣缺少,只能把持重要部门,借此来运转朝廷。”
……
月明星稀,天地一时昏暗。鸡走兔升,又是一夜光景。
胡亥黎明即起,在院落之中,在铁鹰锐士的指点下练剑片刻。方才洗漱结束,食过一鼎汤饼,埋首书房开始读书。
自从稳定大秦帝国岌岌可危之势以来,练剑就成了胡亥的一种追求。他心里清楚,在这苍茫乱世,一身武艺就是立足之本。
况且不管是沙场争雄,还是掌控大秦帝国,都需要强壮的身体。
跪坐在长案前,胡亥翻看着各地传来的竹简,眉头不断地骤起。各郡贫瘠,粮草问题已经成为大秦帝国的当务之急。
而且今日在招贤馆中发生的一幕幕,让心高气傲的胡亥,恨不得拔剑杀人。一个天下皆敌的帝国,该做的能做的他都做了,甚至不能做的他也勉力做了。
以一国之君,与入秦士子坐而论道,可以说是诚心。更是赐爵封君,与之分土,如此诚意天下独此一份。
可是胡亥看到的回应却是淡漠的。
他从入秦士子们的举止眼光中读到了轻蔑,读到了嘲笑,读到了他们自感降尊纡贵的虚荣和自大。
当胡亥感受到这一点时,他的心被深深刺伤。
这些将要依靠秦国建功立业,要靠秦国给予官职爵位的士人也敢蔑视大秦帝国。这种藐视,让胡亥大怒。
因为大秦帝国要的是扭转乾坤的大才,而不是施舍的恩人。心头念头闪烁,胡亥清楚名士难求,高人难遇。
在他看来,真正扭转乾坤的盖世大才真是可遇不可求。说到底,大秦帝国想要强大还得靠自己。
要靠老秦人誓死不屈,上至自己,下至庶民的埋头苦干。求贤令只有浩荡大名,却不能令大秦帝国彻底的复苏。
大秦帝国的复兴,由下而上的复兴,绝不是由上而下的复兴。虽然这一次,复兴的主导是由上而下的。
正是在招贤馆中的一次坐而论道,胡亥彻底让入秦士子打醒。以前他总以为,只要自己指引方向,靠这个时代的大才,足以复兴大秦帝国。
但是直到坐而论道以后,胡亥才清楚想要强大秦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便是不假于他人之手,决意自己谋划强秦之道。
胡亥决不会让大秦帝国在他手里继续衰落。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没日没夜的处理政务,学习做真正的皇帝。
……
黑六在书房门口轻声禀报:“陛下,廷尉求见。”
胡亥无奈地丢开手中竹简,叹了一口气,道:“请廷尉进来。”
“是!”
……
张苍走进书房,只看见长案之上,高高低低摆满了竹简文书。心中念头闪烁,他不禁高声,道:“陛下,张苍参见。”
胡亥从长案上抬头,放下手中的一卷竹简,看着张苍,道:“张苍啊,你不在招贤馆待着,前来书房有什么事么?”
“陛下,入秦士子皆字安置妥当!”张苍从容不迫:“臣按照陛下要求一一下放各地任职,只留下了陈平。”
“陈平?陈平有什么事么?”这一刻,胡亥颇为不悦:“作为三公九卿之一,招贤馆令,些许小事还要朕解决不成?”
“陛下,兹事体大,臣恐怕做不了主。”这一刻,张苍露出一丝尬笑,脸上冒出了细汗,张苍清楚胡亥对他不满了。
“做不了主?”胡亥不禁一笑:“坐下告诉朕,是什么事你做不了主,非得要朕决定?”
张苍长嘘一声:“陛下,陈平此刻尚在招贤馆。臣不知该如何处置,故而前来麻烦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