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一时间,王冲的目光陡的变得凝重起来。他曾经无数次的揣测过对手,如果自己面对的对手仅仅只是一伙野心家,那么他们造成的危险再大,王冲也有把握可以把他们造成的影响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但如果是天下大同,这件事情恐怕比自己想像的还要严重的多。
“不可能的!你实现不了!”
王冲平静道,整个人显得非常冷静。
这不是一个反驳,也非私人的恩怨,而是陈述一个事实。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虎狼就是虎狼,大唐周边的国家只是虚与委蛇,利用他们而已。想要凭借几间学堂就去改变周边的夷狄,这只是幼稚的空想。
更最要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一场大浩劫正在来临,他们需要面对的,远不止是周边的夷狄而已。大唐已经没有时间了!
只是这些不可能和他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且他们又怎么可能会相信?
“呵呵,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当然不可能,但是现在不一样!”
听到王冲的话,白衣儒生淡然一笑,似乎早已料到,也并不生气:
“现在的大唐已经没有了边患,并且和周边所有的国家都签订了和平协议,儒家的学堂深入夷狄,遍地开花,东、西突厥、乌斯藏、高句丽、蒙舍诏,奚、契丹,包括大食,都建立了许多儒家学堂,许许多多胡人进入了学堂之中学习。仁义礼智信,儒家的思想深入到了以前从未到过的土地,甚至还得到那些皇帝和可汗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前人所从未做到过的!”
“夷狄之所以是夷狄,就是因为不知道礼义,qín_shòu之所以为qín_shòu,是因为不知仁义。而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教导他们礼义、仁义,从思想上改变他们。‘心同此心,情同此理’,只要让夷狄明白仁义和礼智,让他们在思想上和我们相通,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征伐,杀戮。‘普通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拥有同样的思想,就是同一个国度,同样的子民。这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谁都改变不了!这是古往今来的大变局,大变故,诸子百圣所未有过的功绩。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点,君羡虽百死而不辞!!”
白衣儒生,李君羡目光雪亮,声音高亢道,他的神情中透露出无尽的神往,仿佛穿透时空,望到了无尽的深处。而他身旁,其他的儒士也是同样的振奋。白衣儒生说的,也是他们心中所想。千百年来,多少的仁人志士想要实现这一点而不可能,但是现在,却在他们的手中拥有实现的可能。
乌斯藏、高句丽、东西突厥汗国、蒙舍诏、大食……,所有的夷狄,所有的周边诸国全部向大唐,向儒家打开了他们一向紧闭的“大门”!
这是儒家最好的时代,也是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敬诸圣!”
李君羡突然举起酒杯,对着虚空道。
“敬诸圣!”
而几乎是同时,一阵洪亮的声音在酒楼内响起。所有还留在酒楼内的儒生儒士,纷纷将自己的酒杯对着虚空举起。这是一种仪式,即便是当着王冲,众人也没有一丝一毫要避讳,隐瞒的意思。
有那么一刹那,整个酒楼内一片死寂。
王冲望着眼前的儒生,望着他们那种郑重,肃穆的神色,心中突然之间一片沉重。然而内心深处,王冲的某种想法也慢慢变得坚定起来。
“异域王,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如果你经历我所经历,也必然会认同我们现在的目标和理想!”
对面,李君羡淡然一笑,举止之中自有一股儒雅的气质。虽然是百圣忌日,但是李君羡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早已将王冲的反应收入眼底:
“我从小被儒家收养,三岁学礼义,五岁学经书,到了六岁早已是博览群书,古往今来,国家典籍,私人藏书,经史子集,稗官野史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到了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我可以读的书,也没有可以教我的老师,也就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天下大同’的概念!”
“那个时候,对于天下大同,我也没有太大的理解,直到有一次外出,遇到两头羚羊对角。当时教导我的老师告诉我,羚羊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们是qín_shòu,不知仁义,不懂谦让,如果让它们明白仁义和谦让,知道它们是同类,就不会如此争斗。最后那两头羚羊,因为要害受伤,流血过多而死。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生命死亡,所以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也是第一次知道了,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仁义礼智,需要天下大同!”
“不过真正让我意识到天下大同这四个字分量和含义的却是你,异域王!”
李君羡突然看着对面的王冲,开口道。
听到这句话,王冲身躯猛地一震,陡的抬头望向对面。这番话让他大为意外,王冲从未想过,这个儒家神秘的幕后黑手居然会和自己有着什么关联。
“异域王,你或许不知道,我第一次大面积见到死亡,见识到战争的残酷,真正认同天下大同的道理,并且立愿将此作为毕生的愿望,终身践行,却是在西南之战爆发的时候。你带着一千多名世家高手,成就了那场战场上的传奇,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修罗地狱。整个山上尸横遍野,数以十万计的尸体横七竖八,如败草一般倒在那里。大地从青色变成红色,鲜血像江河一般流淌,甚至在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