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对方自报家门,朱瞻基楞了一下,想起对方的身份。他有些诧异地问道:“竟是陈员外郎当面,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陈诚抱拳与李亮他们长揖一圈,这才说道:“臣今日方返京城,李中官回宫回奏,臣本欲归家,却得知金大人竟然在今日仙逝。诚前些年拜金大人为师学道,身为弟子,当行弟子之礼。”
朱瞻基有些兴奋了起来,中官李达是前年九月护送帖木儿国国王沙哈鲁派遣的使者回国。随行使者包括副使李暹,典书记陈诚、杨忠等人。
得知李达归来,朱瞻基就有些待不住了。不过看着面前的陈诚,他还是开口邀道:“孤对西域局势也颇有兴趣,不知员外郎可否以教?”
陈诚为难地犹豫了一下,说道:“能得殿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家师无后……臣欲以弟子……”
朱瞻基打断他的话说道:“不,金大人如今留有一幼子……”请了赵氏抱着金达上前来跟陈诚见礼,朱瞻基也明白了陈诚的意思,所以说道:“那今日孤就不打扰员外郎了,不过明日申时,孤在……集贤楼为你洗尘。”
朱元璋定都应天府的时候,就命令工部在应天府兴建的十六座官办酒楼,以长安街的集贤楼为首。虽然现在应天府的酒楼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是集贤楼仍然是朝廷官员主要的聚会场所之一。
陈诚看着赵氏怀里的孩子有些诧异,被身边的人提醒了一下才连忙说道:“臣定当准时赴宴。”
被众人送出,纪纲也带着庄敬告辞离去。他官誉不佳,一直跟在朱瞻基的身边不仅没有好处,对朱瞻基的名誉还有影响。
所以两个人虽然可以一起出入,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下影响。
待纪纲离去,朱瞻基也没有了返回海军总部的兴致,有些兴奋地跟李亮说道:“摆驾回宫。然后你去将李达给我叫来。”
这件事由不得朱瞻基不兴奋,他现在除了关注出海事务,最重视的并不是东瀛,而是西域。
东瀛在明朝一代,都没有给大明造成根本上的威胁。那些倭寇再猖獗,也不过是皮毛之癣,没有伤及根本。
但是西域不一样了,整个中亚地区后世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时代遗留下去的,西域的稳定,也直接影响到了大明的稳定。
如今的青藏一带,已经在候显的出使下,归顺了大明,但是如今西域仍然有两只恶狼不得不防。
其一是曾经窥伺大明的帖木儿王国,帖木儿虽然在想征略大明的途中去世,但是这个国家的实力不可小觑。
后世的中亚五国,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以及印度的北部区域,都是帖木儿王国的地盘。
这些地区的民族格局,都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的。
其二是被帖木儿王国灭了一大半的察合台王国,遗留下来的东察合台,也就是如今的奕力把里,吐鲁番,叶尔羌三国。
他们是察哈台汗国分裂以后,西察合台被帖木儿王国占领,幸存下来的东察合台。
这三国虽然势力稍弱,也向大明俯首称臣,但是却与如今的北元鞑靼和瓦剌勾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大明的威胁。
虽然知道那里如今对大明的威胁并不是很大,但是朱瞻基也一直在考虑如何改变那里的格局。
以宗教信仰为例,如今的西域,其实如今都是信仰佛教的。朱瞻基最开始知道这些的时候,还非常诧异,但是这是事实。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绿绿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宗教信仰。
现在的大明想要移民过去非常困难,首先就是大明的人口本来就不多,现在可不是后世几亿人的时代,如今的大明,总共也没有一亿人。
其次,交通条件的限制,也让大明对那里的区域实际上很难做到完全统治,一次行军都要大半年一年的,光是补给就能把大明的经济拖垮。
所以想要治理西域,还是要依靠其他策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战。
现在,他正在考虑如何利用西域的土地来种植棉花,利用经济控制西域,就遇到了西域的使团回国,这还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在宫中,朱瞻基也见到了这次出使西域的使团正首领中官李达。
身为家臣,李达一见面就大礼跪拜,磕了三个头才说道:“内臣李达叩见殿下。”
“快快请起,李少监,看座。”朱瞻基亲自扶起他说道:“自你们出使西域,孤就望眼欲穿。去冬十一月得知你们抵达帖木儿国国都哈烈,此后数月就杳无音信,不知一路可还顺畅?”
李达半坐在朱瞻基的下首,笑道:“此行前期并不顺畅,像别失八里等国对臣等就不冷不热,就连提供一些马匹也推三阻四。不过待陛下于漠北击溃瓦剌部的消息传到西域,所有小国无不震撼,就别有一番姿态。”
“此次回返,哈烈、撤马儿罕、俺都准、八答商、迭里迷、沙鹿海牙、右宾塞蓝、渴石、养夷、别失八里、火州、柳陈、土鲁番、达失干、卜范儿等十七国都派了使臣来我大明朝贡。”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交待你的任务可否完成?”
李达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两本装订成书的竹纹纸笑道:“吏部员外郎陈诚乃是难得人才,此两册。一本是《西域番国志》,此书主要介绍了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包括朝内诸大人,诸势力,包括军力,民力。另一册是《西域行程记》主要描述了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