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我的大明新帝国>第一一四章 计划

正月初一大朝会的最后,朱瞻基接见的是孔家一行。

因为《国家与民族》的编撰,朱瞻基这次对孔家的人和蔼了许多,不仅和声和气地接见了他们,还给孔彦缙恢复了衍圣公的爵位。

孔家能按照朱瞻基的意思,从儒家经典,周易里面用古文典意衍伸出国家与民族的理论,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恢复爵位。

朱瞻基现在还用的上孔家,自然不介意给他们一点甜头。

他们毕竟是圣人之后,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具有权威性。这一点,就是大明第一才子解缙都比不上的。

他们编出来的《国家与民族》一书,这次一经刊印,就会成为整个大明的理论思想指导,这份功劳,比打了一个大胜仗,征服一个国家都要大。

今后,不管是谁,如果是本民族内部的纷争也就算了,要是再有异族入侵,恐怕没有人敢在投靠敌人。

这个时代的人,比后世更加单纯,也比后世更加纯粹。

在没有民族大义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为了家族投靠异族,但是有了理论思想的指导,人们就会被这种道德礼仪限制住。

只要没有汉奸,中华民族,永远不会被一个异族征服。

而这次善待孔家,也让朱瞻基在士林中的名声好了许多。

今年五月,朱瞻基直接瓦解孔家,虽然没有什么反弹,但是这对他的名声影响并不好。

孔夫子在这个时代的声望,可要比后世高的多,几乎所有读书人,都自认是孔氏门徒。

虽然孔夫子是孔夫子,孔家是孔家,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善待孔家也就是尊重读书人。

初一的大朝会结束,这才代表一年的新春开始,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进入了走亲访友的程序。

宫中今年也开放了门禁,不仅是朱瞻基的这些后妃,就连朱棣和朱高炽的妃子们,早先也都接到了通知,可以在初一到十五之间,接见自己的亲眷。

这件事对朱瞻基来说,影响不大,因为他的妃子们年纪都小。有了孩子的,牵挂都在孩子身上,没有孩子的,都在考虑站稳脚跟。

而像朱棣的那些妃子,许多都入宫二十年了,难得被允许接见亲人,如今都对朱瞻基感激不尽。

正月初六的大朝会,代表一年的开始。

这一天,朱瞻基颁布了两个法令,正式立法。宣布了大明从今之后废除裹脚,不管是任何形式的裹脚,都是违法。

而第二个法令,则是废除了殉葬制度。今后不管是皇族,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今后都不允许逼人殉葬。

第一条法令因为朱瞻基之前在蹴鞠大赛开幕式上,就曾经提出过,所以大部分百姓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第二条法令朱瞻基此前从来没有声张过,这条法令一出,宫中诸妃对朱瞻基的印象更加好了。

宫中的这些妃子,大部分都一无所出。她们不得朱棣,朱高炽的宠爱,对他们也没有多深的感情。

即便是这样,如果朱棣,朱高炽去世,她们也要殉葬。

没有人不想活着,大部分女人都不想殉葬,如今朱瞻基废除了殉葬制度,她们如何不感恩戴德!

朱瞻基这些时日除了必要的应酬,也一直在忙着接见后妃的亲族。

他这个女婿当的格外轻松,这些个丈母娘,老丈人可没有后世的张扬,相反把女儿嫁给了朱瞻基,还要对朱瞻基叩拜。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认为这是极大的荣耀。

朱瞻基抽一点时间接见他们,对自己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却能感动之极。

他们也都竭尽所能,给自己的女儿送来了重礼,不过朱瞻基吩咐了下去,除了必要的礼物,大部分礼物都退了回去。

不仅如此,每个后妃一视同仁,由监出面,全部都准备了一份回礼,让他们满载而归。

废除殉葬,整个皇宫的气氛登时好了许多,朱高炽的那些妃子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朱棣的身体还好,但是朱高炽几次病危,他的妃子们个个提心吊胆,生怕朱高炽一去,她们就要陪葬。

现在,她们不用担心了。

这条法令让朱高炽是有些不悦的,初六的晚上,还特意让何纯叫了朱瞻基到文华殿说话。

一见面,他就质问道:“如此大事,你不跟你皇祖商议,也不跟我说一声,就直接颁令!”

虽然在后世被称作仁宗,但是朱高炽还是有着这个时代人的典型思想。

朱瞻基只是答道:“谁人不是爹生娘养,又怎舍得因夫君过世,就被逼殉葬?何况孩儿只是不让被逼殉葬,若有女眷自愿殉葬,孩儿也是不管的。”

大明初期,百姓是很少殉葬的。甚至为了提高人口,妇人年不过三十,朝廷还要另安排他嫁。

这个时代,是不流行什么贞节牌坊的,那要到明朝后期,人口进入爆炸阶段,人多地少了,才会流行开来。

听到朱瞻基的回答,朱高炽叹了口气。他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已经成长了起来,甚至比他自己做的更好。

除了父亲的身份,他在这个儿子面前没有了任何优势。但是父亲的架子也不能经常摆,毕竟朱瞻基是监国太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若是伤了这个儿子的面子,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来。

他已经能感觉到整个监,京卫对他的软禁,虽然这是朱棣安排的,但是若没有朱瞻基的允许,也不会一直监管的这么严格


状态提示:第一一四章 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