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虎并没有吃惊,他知道十里草场万马冢的事情,他曾在很小的时候来过这里,只是那时候小,虽然听其他人说过万马冢名马的故事,但是也只听过一小部分,听的大多是历代圣王的坐骑,至于其他人的战马,很少有人提及,就是被人提及了,也都是几位战功太过卓著的将军的坐骑。
幼年时虽然到过这里,但毕竟年纪小,识字不多,不过今日却不同了,幼年变成了少年,识字也多了,也能看得懂碑文了,听人说,总是轻描淡写,但亲自看着这些碑文,倒是觉得字字是血,字字是险。
这些战马之所以被埋在这里,或战功卓著、或历经生死、或舍身救主,凡此种种,没有一件事不是挺身犯险。
就拿第42块碑上的战马来说,它是一匹叫“银钩”的马,是大将军“莫天瑞”的坐骑,此马自从成了莫天瑞的坐骑后,跟着莫天瑞大将军南北征战,历经大小战役七百多次,银钩马全身中了箭矢共计三百多处、枪戟伤二百多处、剑伤一百多处,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莫天瑞陷入重围,孤身奋战,幸亏银钩马,硬是带着莫天瑞冲出敌军,一直奔走一千里,最后力衰暴毙。
银钩马死后,被葬在十里草场中,作名马,供后世之人纪念。
讲述银钩马事迹的那些碑文,自然是字字带血,字字是险。
……
看碑的时候,很多人名和马名,乃至一段战役,萸小婵并不知晓,尹虎便为她一一讲解,对信王殿下来说,知道圣国历史是必修的一门功课。那还是在小时候跟太子一起,受太子太傅的教授,信王尹虎之所以能跟太子殿下一起学习,那还是圣王尹龙的安排。
直到今天,尹虎能知道这么多圣国的历史,也多亏了王兄尹龙,在心里,尹虎对这位王兄是十分感激的。
……
远在十里草场的北方,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卓术的手下几乎全都恢复了过来,虽然卓术在黄昏之时已经恢复了,但是他的手下武艺不及他,恢复的自然就慢了。
卓术看了一眼手下,知道他们几乎都恢复过来了,卓术立即招来信使,让他送信去圣都,信使立即上马,他并没有直奔圣都,而是朝西奔去。
在十里草场的西面,或者说在圣都的北面就是“红石谷”,距离圣都不远,那里有一队圣兵卫,这圣兵卫就是去了“红石谷”,很快就到达了“红石谷”,找到了“红石谷”的圣兵卫,于是,一只信鸽带着书信窜飞向夜晚的星空,直朝圣都飞去。
而卓术,看着信使离开后,招呼所有人上马,朝十里草场奔去。
……
距离圣都一百多里外,一支护送圣王尹龙灵柩的队伍停了下来,大家原地休息,之所以没有连夜赶路,那是因为冷毅将军的命令。
在圣王一死之后,冷毅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圣王的遗体送回圣都,可是,真的快到圣都的时候,又犹豫不安起来。
冷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无疑是因为圣王临死前的遗命或者说是遗诏。
要王弟继位!
可是,眼下还有百里就要到圣都了,这个王弟在哪?就算王弟在眼前,在圣都,要想顺顺利利的继位,谈何容易?
这便是冷毅的犹豫和不安之因,一边想尽快的将圣王的遗体送入圣都,毕竟尸体已经开始发臭了,一边又想完成圣王的遗命,可是,这一入圣都,结果实难预料,故而停在此地,稍稍想想。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苦思也有可能思虑不周,所以,冷毅决定去找怀良商量。
野外,将士们生起了火堆,架起了锅灶,正在做饭,八九十来个人围着一个火堆,都沉默不语,大家吃了败仗,又死了圣王,个个开心不起来,都垂头丧气的。
冷毅见大家情绪低落,极其失意,心中也不好受,叹息了一番,然后转身钻入了王车内。
王车内,怀良心情也很低落,他原本就上了年纪,加上这几天被伤心“摧残”,外加茶饭不思,又不洗漱,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很多。
特别是他的头发,原本稍稍有些花白的头发,此时像是被霜打过一般,已几近于白发!
对于入车而来的冷毅,怀良似乎没有意识到,直到冷毅开口呼唤了一声怀良,怀良这才微微抬起眼皮,看着冷毅。
冷毅瞧怀良如此模样,不觉痛心,小声道。
“总管,还有百里就到圣都了。”
怀良看了一眼灵柩中的圣王,丧魂落魄的应了一声道。
“哦!”
“总管,眼下该怎么办?进圣都还是不进?是否要等信王殿下?”冷毅道。
“信王殿下人呢?”怀良憔悴的看着冷毅道。
“人?哦,对了,一直都忘了说,我曾嘱托过卫剑萍卫将军,让她去苍天山找信王殿下,并护送信王殿下返回圣都。”冷毅道。
怀良摇了摇头,冷毅不明所以,疑惑的问道。
“总管,为何摇头?”
“冷将军,你跟着徐飞龙老将军常年在外征战,不知如今的形势啊,大王子、二王子、太子都有实力一争王位,而信王殿下却孑然一身,毫无什么实力可言,卫将军不会去找信王殿下,更不会护送他返回圣都的。”怀良道。
“为什么?”冷毅道。
“圣王一死,三子夺位,卫将军要明哲保身,她不会笨到去趟这浑水,别看她是个女流之辈,能当上镇东大将军,你以为单单就靠的是武艺?不是,是这。”
手机阅读:http://m.biquks.com/103795/
发表书评:http://www.biquks.com/103795/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352章 怀良的心思)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陳庚申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