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统辖公民。”

这是修订过的《归化誓约》,也是《大同宪律》的前言,二十年艰苦奋斗,无数人牺牲生命,为的就是实现这一理想,公民们心中涌起热浪,跟着李晋一字一句背诵。

数百架管风琴响起,云雀和小定王两口子站在自由女神像前带领广场上的人们同声齐唱:

“大同联邦奉天承运,

毅然从绿色的草原崛起

崛起、崛起、崛起

从绿色的草原崛起

此乃上天的垂爱

大地的眷顾和专宠

护佑天神齐声歌唱

征战吧,大同联邦征战天下

大同公民永远,永远,永远不做奴隶

万邦之中汝最为圣

不奴役,无贵贱是汝使命

使命、使命、使命

神圣的使命

繁荣与汝同在

自由平等与汝同行

恐惧与嫉妒才是外族的心情

征战吧,大同联邦征战天下

大同公民永远,永远,永远不做奴隶

汝之崛起威风凛凛

外族的冒犯只会使其更加恐惧

恐惧、恐惧、恐惧

让他们更加恐惧

风暴雷霆天地惊泣

我族如橡树岿然屹立

根基日固效忠于汝

征战吧,大同联邦征战天下

大同公民永远,永远,永远不做奴隶”

在嘹亮的歌声中,李晋扶着年迈的大科学院知院王徵走下城楼,一起登上炮车检阅军队——作为最年长同时又为联邦作出巨大贡献的官员,老先生有资格享受这个荣誉。

此时,城楼一间屋子里,李榆悄悄拉开窗帘,举起千里眼向广场望去,胸口不住地起伏。

“汉民,你就露一面吧,大家都想你啊,苏和昨天带着白塔村的乡亲赶到大同,还向我问你回不回来。”李富贵低声劝道。

“不露面,”李榆收起千里眼,沉默一会儿才说道:“我跟孩子们谈了一夜,该安排的都安排了,我得赶紧回辽东,那里十年之内还离不了我。”

“看来我们也该考虑退了。”鄂尔泰向李富贵笑道。

“你们两个老家伙还得干几年,”刘宗周摇摇头,叹口气说道:“汉民,你不要生气,我们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早明白了,汉学确实陈腐僵化,已经堕落成权术之学、伪君子之学,必须先否定再肯定,并引进各家学说加以革新,‘去汉化’乃拨乱反正,这条路没有错!”

“西乡先生回国前泰的故事,此人了不起啊,引汉入夷凝聚武川诸将,编练府兵融合胡汉百姓,然后修仁敦礼走向开化,北方乱局由此整饬一新,为隋唐兴起铺平道路,不过,我们不走汉人王朝的老路,而要建立一个国家的政府,而不是政府的国家,为此,国政大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丰州人手中,这一点一百年不能变,一百年之后一切都好解决了。”

丰州集团毫无保留地吸收各族、各地、各业的精英人才,甚至包括荷兰人、英格兰人、日本人和朝鲜人,这是个完全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团体,从长远看,唯有它才能制衡地方势力和防止族群分裂,众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同时点点头。

李榆又转脸对崔二定说道:“二定,一个上帝各自表述的想法很好,维持善良民俗不能靠官府,而要靠美好的宗教,你要努力,我不想看到联邦因为教义之分出现分裂。”

“义父放心,我与昂顿喇嘛和马哈德大阿訇都谈过,他们也赞成我的主张,在联邦这种氛围下,没有哪一派宗教敢妄想一支独大。”崔二定答道。

激昂的军乐声响起,大同军步骑兵、炮兵、民兵列成方阵依次走过城楼前接受检阅,几只热气球也飞到广场上空垂下“联邦万岁”、“公民万岁”的条幅。

李榆向窗外看了一会儿,转头对大家说道:“我不过是个打猎放马的,有今天的成就该知足了,人啊,就该静静地来静静地去,不给别人添麻烦,现在我该走了。”

“陛下!”屋里的人齐声叫道。

李榆摆摆手,头也不回走了——城楼下,乌泰、桂图带领一队飞虎骑早已等侯,莫日格打开四轮马车车厢门小声问:“谈完了吗?”

“都了了,我们回辽东!”李榆低头钻进车厢,骑兵护送他迅速远去。

出城很远,李榆才下令停车走出车厢,遥望大同方向眼含热泪仰天大笑——国家就如同时间长河中顺流漂去的航船,从来就没有人能真正改变历史,那些留名史册的英明君王不过是后人吹嘘罢了,而我一无所有而来,走的时候却留下一个民富国富、民强国强的大同联邦,功业若此夫复何求!

战后第一个春天,天可汗皇帝、神圣东罗马帝国皇帝李榆功成身退,联邦工商热潮风起云涌,大批日本、朝鲜人移民联邦,大同与荷兰合资成立联合欧罗巴公司、联合阿美利加公司,殖民总局的触角伸向阿非利加,哈达里、李定国率军继续西进,沙尔虎达、孟克的铁骑越过外兴安岭,德-奈特指挥联邦海军首次远航欧罗巴,杨婉、刘娜仁、乌娅三名女性以陪议员身份参加议院会议,南京的洪承畴宣布凡朝廷所需器物及民间百业一律官营专卖、统购统销,集举国之力发展工商——一个新时代即将来临。


状态提示:第474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