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秦人支持的同时,申侯还取得东边晋国、鲁国、郑国等诸侯国的支持。
当然了这些诸侯都不是白支持的,人家多少都是需要一些好处的。
就拿秦人来说,当申相把秦人的条件说与申侯的时候,申侯沉默许久,他很清楚当下的秦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柔柔弱弱的秦人了,他们跟中原所有的诸侯国一样,胃口早就很大了。
最后申侯道:“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晋国等国家的支持,但如果此时秦人跟我们作怪的话,姬宜臼当天子这事情还是有些困难的,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大事,还是多给秦人一些好处,至少我们的好处不能比公子余臣少。我看是这样,要不等王太子继位为天子之后,就直接册封秦人为国家,国号为秦。你以为如何?”
秦国?
姬宜臼继位为天子之后就册封秦人建立秦国。这可是意见真真正正的大事啊!
当申侯说出这个意思的时候,相国疑惑的望着他,“君上可要想好了,我观秦人乃是野心极大之人,如果我们不册封他们建国的话,或许还能够压他们一头,但如果直接册封秦人建国的话,或许将来会成为我们的大患的。毕竟王太子继位为天子还是要呆在关中这个地方的。王室的正西面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秦国。我们还能够睡得安稳吗?”
这个?
申侯听罢眉头紧锁。
申相的话狠狠的刺伤了他。
作为一国之君的申侯当然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也自然知道一旦册封秦人建国的危险。
可是当下秦人就在自己身边,如果不册封秦人为诸侯的话,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把秦人拉拢主呢?
“你不是说还要给秦人更多的好处吗?说说你的意见。”申侯知道册封秦人建国这是一招很危险的招数,弄不好是会把自己装进去的,于是便征询相国意见道。
“臣在虢城的时候确实说过要给秦人更多的好处的,但君上也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我不提出给秦人更多的好处的,秦人是不会选择我们的。只有我们开出的条件比公子余臣高,秦人才会放弃公子余臣来选择支持我们的。”随后申相道:“不过回到申国之后,臣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虽说要给秦人更多的优惠,但还不能给的太多,更不能因此把秦人养成我们的心腹大患。所以臣建议,还是多赏赐给秦人一些珠宝玉器对了。如此一来,我们既满足了给秦人更多好处的说辞,也不至于使得秦人因此而强大起来。”
听完相国的话,申侯笑了,“我说相国,你这种想法未免太幼稚了。当年秦人进入关中的时候,虢国、散国以及镐京的周王室都采取打压的方式对付秦人,结果怎样呢?还不是人家秦人一天天的强大起来,而当年打击秦人的那些国家,现在在那儿呢?结果是一个都不存在了。今天如果我们还抱着这种态度对付秦人的话,不但不会得到秦人的支持,而且还会让秦人对我们产生怀疑,进而不再帮助我们。这可不是寡人想要的结果啊!”
申侯虽然勾结过犬戎,也做出过许许多多的令人不解的事情,但作为一个当了多年国君的人,他的头脑还不算昏庸。
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很清楚凡是想打压秦人的国家,最终都没有什么样的好结果。既然想取得秦人的支持,而且将来还想着让秦人跟自己继续站在一条线上,那么现在还是真真正正给秦人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上。
听完国君的话,申相也不再说什么了,毕竟当下的申国还是要人家秦人支持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不真心实意的给点好处能行吗?
秦人的事情解决了,作为主攻方的申侯心中也有底气了,于是便开始整顿兵马向镐京进发了。
现在他已经有些后悔当初就不应该退出镐京,按说犬戎攻克镐京,最有可能拿到镐京的就是他申侯,但当时的申侯眼看着镐京的惨象,由于担心军队遭受瘟疫,所以在攻克镐京、杀死而来天zǐ gōng湦之后就带兵离开了镐京。
结果镐京这座周王室的都城,竟然落到了刚刚赶回关中的公子余臣手中。
而且此时的公子余臣在大臣虢公翰等人的支持下,已经在镐京登基为天子了。
当然了,公子余臣这个所谓的“天子”是没有得到多少人支持的。除了为数不多的留在镐京的王室老臣之外,镐京之外的诸侯几乎没有几个人支持他。
奶奶0的,不支持就不支持,已经决定也当天子的公子余臣豁出去了,在没有几个诸侯的支持下,一意孤行在镐京自行登基为天子。
反了你不成?
得知公子余臣已经抢先登基,申侯这下等不住了,在取得秦人和东方诸国支持的情况下,立即联合缯国、许国等国家拥护这王太子姬宜臼向镐京杀过来。
这一次申侯是做好了跟公子余臣大战准备的。
路上,申侯气呼呼的对许侯和缯侯,“这次寡人是有些失误了,当初就不应该从镐京撤兵,如果当时我们一直留在镐京的话,怎么会出现今天这一种场景呢?”
很显然,当初离开镐京就是一个最大的失误。
但是失误归失误,要想再次追回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许侯于是劝道:“申侯莫要丧气,其实这事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试想一下,当时的镐京瘟疫横行,我们离开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一次我们可是得到了关中多个国家和东方列国支持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