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朝好大哥>第二百三十二章 三年之期

看着李世民笨了吧唧纺线的样子,秦浩想笑又不敢笑,还得一顿马屁拍上去吹嘘他纺的好。

李世民也高兴,随着手法的纯熟,动作也越来越快,嘴也越咧越大,等最后一大坨棉花全都纺完,足足有好几两洁白的棉线,便见他将线取下,拧成一股粗绳,双臂用力大喝一声使劲一拽。

“喝啊!”

结果自然是挺尴尬的,那一坨棉线缠在一块足有小半个巴掌那么粗,这要是能扯断才叫见鬼了呢,可结果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更开心了,大笑道:“好结实,好结实啊,朕有此物,何愁天下不平!”

李世民对自己的力量是有分寸的,天底下比他力量大的人不能说没有,但也绝对不多,他都没能扯开这线,足以证明其坚韧程度远超麻线。

秦浩和众百骑将士自然连忙又是一顿马屁送上,只是拍着拍着,李君羡带头,却哭了起来,一开始是一个人哭,后来哭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的还以为秦浩家里死人了呢。

李世民不解道:“李将军因何哭泣?”

“圣上赎罪,臣失态了,臣自幼困苦,小时候一到冬天就跟去了半条命似的,臣的娘亲就是活活冻死的,若此物早出现些年头,家慈或许就不会。。。。。唉。”

李世民也有些唏嘘,他虽然是贵族公子哥出身,但并不是不知人间疾苦,叹息一声对秦浩道:“此物早一年出现,便能多救朕数万百姓性命啊,这些棉花培育到全国,不知还要多少时间,你说这东西在那天竺国遍地都是?朕若尽起大军讨之,如何?”

噗!

秦浩好悬一口老血喷出来,神经病吧这是,应该说果然不愧是李世民么,为了点棉花脑子里第一反应居然是打仗。

“臣以为不可,天竺离我朝太远,若从陆路走,近路的话必须穿越吐谷浑和吐蕃高原,翻过这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若是远路,就是玄奘取经那条路了,一路上路远不说而且要穿过百十余国,实在是有些鞭长莫及,而且那地方热的要命瘴气严重,实在不适合用兵,若是派人随着玄奘取来的话么,一路艰辛不说而且哪怕是百十来人恐怕也取不来多少,几年以后这棉花就算不能种遍大唐但堆满仓库还是能的,要那么点棉花没什么用。”

李世民点了点头,这才压下了出动大军的想法,看来这玩意只能耐着性子慢慢等了,想要穿上棉布的衣服,恐怕且还得等两年了。

却听秦浩继续道:“但臣以为,天竺一地遍地珍宝,其国民弱而不识,若能开展航海贸易,亦是我大唐之幸,若能有一支下海的船队,通过海运与天竺众国接触,让其承认我天可汗之地位,未必就不可能。”

秦浩也是突发奇想,要知道大唐时期虽然航海技术已经成熟,近海远航基本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有一个例子,倭国遣唐使有记载的是二十次,大唐是十九次,也就是说二十次出海只有一次葬身大海,百分之九十五的安全率,这已经比欧洲大航海时期高多了。

但是,大唐对大海的重视却是远远不够的,大半的精力全都放在了西边,对南边基本上就没怎么正眼瞧过,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始终都没成过规模。

若能借此机会让李二对南边产生兴趣,让航海事业受到重视,甚至殖民天竺,那可比经略西域容易多了啊!甚至于有了朝廷的重点支持,发现新大陆也不是不可能啊。

李世民奇道:“遍地珍宝?天竺那地方除了这棉花还有其他宝物?”

“是,比如臣就知道其南部有一种稻米,产量在特定地区是我大唐的三倍以上,而且还不挑地,更耐。。。。”

“多少?三倍以上?”

秦浩点了点头。占城稻种在江南地区一年三熟,产量相比于原始古稻产量翻三倍没毛病,还有甘蔗,那玩意大唐此时也没有,秦浩想吃一口糖醋里脊想的都快疯了。

李世民登时眼睛就绿了,大吼一声道:“快,给朕拿地图来,朕要出兵!朕就是尽起百万雄兵也要将这地方给拿下来。”

唐朝当然是没有天竺地图的,不过秦浩却能凭记忆画出简略图来,得知从陆地上走如此费劲之后李世民只得叹了口气,看来这地方确实是只能从海上走了。

“朕听玄龄说过,你那青帮要了扬州的船厂造船?”

“是。”

“嗯。。。。。如今国库不丰,确实难以给你们太大的支持,这样吧,从今以后所有河道收益朝廷分文不取,青帮产业的一应税务五年之内全免,你们安安心心的给朕造船,船工享府兵待遇,每年秋收之后由朝廷进行操练,平日该做生意就做生意,该捕鱼就捕鱼,如何?”

李世民最近正琢磨着府兵制改革的问题,居然聊两句天的功夫给大唐开了一只水军府兵,秦浩也是醉了.

这特么什么情况?按这说法,青帮要发展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大唐水军是怎滴?这还是那个我熟悉的民间组织?另外青帮要是发展成水军了,张亮以后干啥去?老子还能当这青帮帮主不?

“这青帮,还是得你管起来啊,那什么两年之期朕看就此作罢吧,具体怎么弄,你去跟玄龄他们商议去。”

得,秦浩感觉就这么一会的功夫,他整个人生都有了一种脱轨的感觉,这特么老子不就是领你来看棉花的么。

可是话既然赶到这了,秦浩也不能不接啊,几乎是条件反射的,都来不及过脑子,秦浩只能道:“臣,谢圣上恩德。”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二章 三年之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