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朝好大哥>第三百八十一章 任命

秦浩在长安依旧埋头在给他宝贝孩子建造的儿童乐园里,而外面的世界却是日新月异。

好不容易儿童乐园建完了,李欣的肚子也彻底鼓起来了,秦浩又开始亲自编写儿童读物,弄了许许多多的小卡片,上面涂上五颜六色的图案,用来帮他大宝贝识字之类的。

而外面的世界,却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结束后一个月,大唐从高句丽引进移民二十万,全是会说汉话的古汉人,古汉音和唐音的区别有点类似于粤语和闽南语,完全听懂肯定是不可能,但勉强听明白还是可以的,最起码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快。

大唐现在是个啥都不缺就缺人的社会阶段,因此这些高句丽汉人居然都挺愿意来的,这也是大唐比较愿意看到的情况。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结束后两个月,大唐官方记载的移民只有十万,但据不可靠小道消息,其中奴隶贸易的扶余人接近四十万。

这种掠夺式的捕捉已经严重影响大唐的天可汗形象了,而且对大唐在高句丽的统治造成了极其大的难题,扶余人和唐人之间简直是不死不休的那种血仇了。

比如,现在高句丽方面就有一个叫做渊盖苏文的汉子,拉起了一支据说有十万人规模的起义反抗军,搞得在那边驻守的薛万彻焦头烂额。

在这个节骨眼上,建设安东都护府已经是重中之重了,原本正式落实是打算等薛万彻彻底扫清高句丽参与势力之后的,而现如今,这货能不能扫清渊盖苏文都是个问题,听说被李世民痛骂一顿。

这让秦浩不由得感慨,薛万彻作为大唐的黑锅王,实在是太特么可怜了。

不过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终于正式的被封为县国公了。

封国公本是一件好事,但紧随而来的,确是一纸任命书,李世民居然没有让他当黄门侍郎,而是封了他为安东都护府的经略使,气的秦浩当场就摔了杯子,还正好摔在传旨太监的脑门上。

唐初时太监的地位很低,所以那传旨的宦官尽管脑袋上被秦浩砸了好大的一个包,却敢怒不敢言。

“公爷,您可怜可怜小的,就接了这旨意吧,这可是中书门下盖过章的啊~”

秦浩大吼一声,噗通一屁股坐在地上道:“我病了,啊呀,好难受啊,不行了不行了,肚子疼脑袋疼屁股蛋子也疼,你刚才说的是啥我全忘了,快,夫人啊,快扶本国公回屋里歇息,送客送客。”

那传旨宦官估摸着也是头一次遇到敢跟李世民这么明目张胆耍无赖的,一时间还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你让他就这么把圣旨拿回去?李世民未必会收拾秦浩,但收拾他可是肯定的。

李欣也冷着脸过来,也不管肚子里的娃了,上去就是一脚直接踹在那太监的脸上,她本就是郡主,天不怕地不怕惯了,居然比秦浩还要胆大妄为一些。

老娘这怀着孩子呢,之前把人调走了是为国征战,我这个做郡主的自然无话可说,可特么现在仗都打完了还要调我夫君,本郡主绝不能忍。

“你回去告诉圣人伯伯,就说是我不让他接旨,把他给打回去了。”

那太监正要再说,却见李欣已经转过身就从身后抽出一把唐刀来,愣是把这太监好悬给吓尿了,这位郡主的大名他可是听说过的,据说发起疯来连太子都打,公主中都没这么凶的。

为了自己的小命,太监决定,撤,反正抗旨的是你们又不是我。

任何一个朝代,抗旨都不是一个小罪名。

秦浩的真实年龄都快五十岁了,本干不出这种持功而骄的事来,之所以如此,实在是这次李世民办的未免太不地道了。

大唐又不是明朝,官员必须有过外地任职资历才能出任高官,况且明朝这一条万历以后也废掉了,搞特么什么外地历练啊。

他才刚从高句丽回来几天啊,掉个头再回去?况且现在李欣怀胎八九个月,就算是现代也差不多可以请陪产假了吧,把他一竿子打发到平壤,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最关键的是,这安东大都护府的经略使非他不可么?并不是,朝中四品以上俊彦合适这个位子的简直不要太多,初唐正是人才济济的时候,就他那个老对手韦挺也行啊。

那调走他就有点阴险了,这分明是奔着青帮换届开的刀。

马上就要再选青帮帮主了,虽然秦浩已经决定这次不再参与了,但显然朝廷不知道,或者说是不放心他,毕竟他向来以手段奇诡而出名,青帮又一向是当做自家后院经营的,若说他有什么暗中操控青帮的手段谁都不会觉得稀奇。

那么,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把它弄走了,正好,安东大都护府有大量的高级官员空缺,秦浩对那边的情况又熟悉,所以,朝廷直接大脚一抡,把他给踢走了。

甚至于,这么大的事儿,压根就没跟自己商量,任命下来的时候都特么已经过了中书门下了,谁家的封疆大吏是这么任命的?过分了吧!

那太监倒也有点脑子,回宫后没敢说李欣抗旨不尊之类的话,只是说秦浩病了,不能接旨,不过这特么和直接抗旨又有啥两样,他又不是六七十岁的老头。

李世民却似乎也不恼,反而似笑非笑的,道:“无妨,既然贞恒病了,那就传朕的旨意,送两筐燕窝给他补补,你再辛苦一趟,带个御医,医到他病好了能接旨为止,还缺什么补品,你让他尽管开口,朕全都答应。”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一章 任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