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虽然失望,但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公平的,更别说愤懑难平了,毕竟就连他们自己都知道,想要获得封地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动怒,实在是不值当。
世家原以为自己的心性超然,可以无视封地,可当现在这个天王表露出世家也可以有封地这个意思的时候,这些世家才发现什么心性超然?什么无视封地?其实都是他们的自我安慰,当真正的封地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脸上的伪装再也掩盖不了心中的可渴望,第一个站了出来表态。
“你们猜的没错,我的确有分封的意思——李贞此人虽然暴戾,但也不是没有做过好事。”提到李贞,天王的语气不由再次加重了一点:“那就是他让我们知道了这方天地到底有多大,而且我也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道理,这么大一片地盘就这么交给蛮夷实在是莫大的浪费。这些地方只能是属于大唐的,只是这些地盘被大唐征服下来,光靠朝廷自己肯定是照顾不过来的,必须分封诸侯,代天子牧守一方……
所以我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只要你们帮助我拿下皇位,那么我就可以做主,征服四方,将夺来的土地除了靠近大唐的一部分划归大唐,用以交代天下人之外,剩下的我都准备分封出去……至于你们获得的封地大小,就要看你们在这一次行动中立下的功劳了,功劳大的自然可以获得更大的地盘,封地也都是最好的,而功劳小的那就对不起了,封地不但小,而且质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如果说封地是吸引这些势力效忠的筹码的话,那按功劳划分封地就是避免这些势力出工不出力的威慑了,而且偏偏这话别人还无法反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话无论是放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是至理名言,毕竟这世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后世的大锅饭时代就充分证明了绝对的公平只能滋生一群懒蛋,最终会导致社会崩溃,只有在相对的公平中加入竞争机制,才是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殿下放心,我们自然会在接下来的行动中,竭尽全力。”裴氏代表表态道,裴氏这一次也派人来了,按理说裴行俭在李贞手下位高权重,眼看着等李贞登基之后就,裴氏就会飞黄腾达,进入一个新的阶级,这时候他们应该是全心全力的支持李贞才对,就算对李贞有意见,也不应该站在对立面才对。
不过这就是世家的尿性,虽然在面对外敌的时候会团结一心,但一旦没有了外部威胁,就会立刻陷入内斗之中。尤其是裴氏也是分为好几支的,裴行俭这一支还并不算是嫡系,也就是说一旦李贞继位,那么裴行俭这一支的地位立马就会飙升,将嫡系远远的甩在后面。
甚至一旦时机成熟,裴行俭这一支干掉嫡系,成为新的嫡系也不是不可能,一旦这样做了那么从此以后,裴氏将会由裴行俭这一支说了算,而原本的旁支则会迅速衰落,成为比远房都还要不受重视的支脉——就好像猴群争夺猴王一般,一旦新王继位,那么战败的老猴王就会立刻被驱逐出猴群,自生自灭。
在世家中虽热没有失败就驱逐出族的规定,但那也是秉着做事留一线的规定的,可是失败的嫡系想要获得什么太大的优待,那却是不可能的——甚至都不用新的嫡系出手,就会有大量的旁系落井下石,将他们彻底打压下去,永世不得超生。
随着裴行俭在李贞麾下越来越受重用,这个可能也越来越朝着脱离可能,成为事实的趋势前进着。作为如今的嫡系,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他们必须得抑制住这个趋势,保住自己的地位。
他们不敢想象,一旦自己失去看嫡系的位置,迎接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也无法接受自己变成平民的命运——就好像一些大富翁在破产之后都会选择用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事实上每一个能成为大富翁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如果重头再来的话,就算达不到以前的高度,但衣食无忧一辈子还是没问题的。问题就是他们无法在破产之后及时更正自己的心态,无法接受自己从高高在上的人上人变成平头屁民的事实,最终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裴氏嫡系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富翁,虽然还没有破产,但是趋势已经显现,想要逆转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要避过这场灾难,他们目前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投靠李贞,然后在未来几个月里拼命立功,将功劳累积到和裴行俭差不多,借助这些功劳,以后就算裴行俭这一支想要夺权也不是不可能,最多也就是裴氏中出现两个嫡系,然后分家就是了。
只不过如今李贞已经是太子,而且很快就会成为皇帝,从龙之功是不用想了,这时候裴氏再投靠过去注定得不到什么重用,就算得到重用,在几个月内立下的功劳也很难超越裴行俭。因此被逼急了的他们,立刻选择了第二条路——将李贞从皇位边缘拉下来,到时候大家谁都没有从龙之功,甚至裴行俭这一支都还会被清算,那么自然也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了。
当然,这只是第一个原因,至于第二个原因自然就是多头下注——从三国时期之后,世家就学会了多头下注这一招,最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