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高支持率
“贞儿是臣的弟子,按理说在这件事上臣不好表态,不过知节和敬德的话臣也是认同的,尤其是敬德,说的简直太对了,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想到将我们的皇子分封出去,让他们帮大唐守边的话,我们至少能够赢得一百年的边疆安稳……这可比扶持异族可要划算的多了。”这一次开口的人是秦琼,和他说的一样,原本他是不打算就这么快表态的,但是眼见自己的两位兄弟都站出来了,他作为李贞的师父,已经晚了一步了,如果非要跟到最后,不但会被人误会师徒不合,就连李贞可能就要对他有意见,进而疏远他了。
“三位将军说的都很对,不过这也正是分封制的弊端,封国早晚都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迟早都会对中央王朝形成威胁。”李绩先是笑呵呵的纠正了秦琼和尉迟敬德的观点,但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不过陛下想要划一块地盘给恒山王,这点是没有问题的,并不能算是纯粹的分封,大家都太紧张了……当然,大家也都是为大唐着想,你们的话想来陛下也会理解的。”
“我也是支持陛下的,分封制的确是国家分裂的祸端,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分封制为什么会造成国家分裂,臣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那些分封的君王都是将自己原本的国土分封出去的,是在原有的国土上进行分封,封国距离中央王朝太近,一旦封国强盛自然不会鸟中原王朝。
但是陛下这一次就不同了嘛,他分的是刚刚打下来的土地,而且还远在海外,就算未来恒山王能统一天竺大陆又能如何?在我大唐无敌海军的护卫下,恒山王难道还能穿越重洋来攻击大唐本土吗?又或者是从吐蕃高原上穿过?根本就毫无威胁嘛。既然没有威胁,那搞一搞分封也没什么嘛。”
紧接着李绩的话开口的是长孙无忌,他原本是不想张这个口的,但是一想到李承乾是自己的亲外甥,如果他能在封国……哦,是自治领,如果李承乾能在自治领中做出成绩来的话,将来和自己在朝中未尝不能形成呼应,对于自己在朝堂上也是有好处的。
何况大唐顶层的人都有表态的意思,他长孙无忌同样也算是李贞的舅舅,虽然不是亲的,但是又怎么能落到别人后头?这不明摆着告诉别人自己对李贞有意见的吗?他就不怕未来被李贞穿小鞋吗?
“臣也是这个意思,臣愿意支持陛下……”
“陛下此举对大唐并不能造成什么伤害……”
“我觉得这件事挺好的,也算是给了诸位皇子们一点念想……”
“……”
很快,位列大唐最顶尖的文武官员们就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且支持率高达百分百,这一点简直就是奇迹——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奇迹,能混到大唐高层的对于李世民那都是相当了解的,自然能看出李世民对这件事是非常坚定的,他们吃饱了撑得才会冒着得罪李世民的风险反对他的决策呢。
不过通过此事他们也能看出李贞的底蕴来了,别看李贞平日里在朝堂上不显山不露水的,整日里不是被世家刁难,就是被佛门找麻烦,亦或者是被儒家挑刺,在各大势力的为难下各种狼狈以及苦苦支撑,而且也很不会做人,不懂得拉拢人心,导致和大部分的中层官员的关系也都不怎么样……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吗?
答案就是确实如此——至少最后一句话说的没错,李贞和中下层官员的关系确实不怎么样。
因为李贞很清楚,这些中下层官员中其实有大部分人都是各大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对于朝廷的运作只有阻碍没有一点好处。李贞立志于要荡清朝堂,和他们是天生的敌人,又哪里会和他们搞好关系?
相反,李贞和大唐高层新贵的关系维持的倒是很不错,最起码他可以保证在关键时刻,至少会有八成的高层是偏向自己的,剩下的两成也会有绝大多数持中立态度——这一点就是李承乾所做不到的了,其实李承乾当太子的时候一直想要拉拢这些高层,只可惜他做错了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他太过贪心,一方面想要拉拢高层勋贵们的人心,另一方面还试图将中低层官员聚拢到自己的身边,殊不知大唐的高层官员和中低层官员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阵营,双方虽然没有明争,但暗中的斗争可一点都不比正面战场来的更加平和。
在这些高层勋贵之中,或许有一部分确实有一些人不是和李世民一条心的。但有一点即便是李世民都不能不承认的,那就是这大唐的江山终究是这些勋贵们打下来的,军功章上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同样相应的他们能坐到今天的地位,也是靠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而得来的,对于他们来说大唐的江山越是稳固,他们的地位就越是牢靠。
双方是互惠互利,除非不到万不得已,否则他们是绝对不会和朝廷作对的——就连侯君集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想要造反的,他当时来到南洋的时候,可是对李贞释放过善意的,只可惜后来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又被承剑溪引诱,最终才走上了不归路。
高层的情况就是这样,然而那些中层的官都是什么人?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后来者,是大唐建立之后,被各大势力扶持起来的,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大唐并不是绝对忠心,而是更加注重自己背后势力的利益,对自己有好处也就罢了,一旦朝廷的政策与自己等人的利益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