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第六百零七章 异类奇葩赵良嗣

用后世的话说,如今辽国燕京地区的韩、刘、马、赵四大豪门家族为代表的汉人世家大族,是妥妥的辽国统治阶层,通过世代联姻,辽国境内的汉人世家大族早已经与契丹人、奚人的上层贵族结为一体。辽国政权,不仅是契丹人和奚人的政权,也是北地汉人的政权。

除南部的燕云地区外,在辽的腹地上京道南部潢河、土河流域、中京道乃至东京道地区,亦有不少汉人豪门贵族,他们也是辽代汉族上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韩知古家族、耿延毅家族、姚景行家族、梁援家族、王裕家族、刘日泳家族、李知顺家族、陈万家族,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韩知古家族。

韩知古被掠入辽,受到辽太祖及述律后重用。尤其是在辽代中期的圣宗时期,韩知古的孙子韩德让官至辽国大丞相,辅助辽圣宗及承天太后母子执政时期,韩氏家族已贵盛至极,其社会地位已不亚于契丹皇、后二族,宋人所谓“耶律、萧、韩三姓恣横”,其中的“韩”,即指韩知古——韩德让家族。

那辽国承天太后萧绰就是后世汉人戏剧评书里着名的萧太后。流传甚广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两个敌对阵营的反派dà_boss正是辽国萧太后和韩氏家族的韩德让。可见辽国汉人豪门贵族韩氏在历史上影响之深远。

所以,辽国并非契丹一个民族单独执政的国家,而是由契丹、奚、汉、渤海等族贵族豪门共治的一个多民族、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和谐共处的大国。

赵良嗣年轻时能够在辽国高居光禄卿的从三品职位,断然不会是从一个小吏凭个人能力升迁上去的,而是依托的他马家的家族势力。

就这么一个躺着享受祖宗福泽庇荫的人,有一天竟然突发奇想,要投靠南边的宋国,联合野蛮的女真人推翻自己的国家,同时也是推翻自己马家在燕京的统治地位。坦率地说,赵良嗣这厮必是有不为人知的过去,才会与自己的背景靠山决裂。

如果相信他是心向中原汉族政权,因为甚么伟大的爱国热情而投靠的大宋太尉童贯,那可更是异想天开,胡说八道。

须知在这宋辽时期的人可不是后世民族国家里有现代民族意识的人,他们还没有汉族这个概念,思想里天然地认为汉人就应该统一在一个国家里。此时的汉人和以前历朝一样,都用王朝的名字来彼此加以区分。

战国及后世的乱世时,以地域来分,属于秦国的就称为秦人,属于楚国就称为楚人,属于齐国就称为齐人。大一统王朝时,汉代是汉人,唐代是唐人。到了这辽宋并立的时代,辽国境内的汉人自称汉人或汉儿,却称呼大宋境内的汉族人为宋人或南人。

所以,对于辽国境内的主流汉人而言,南方的大宋也不过是一个比辽国后立国的割据政权,他们可不会认为自己就该接受南方大宋朝廷的管辖统治。

从现实利益考虑的角度,辽国境内的汉人豪门贵族更不会愿意与南边的宋国合并,纳入宋国的统治了。

因为在强大的契丹辽国,这些世家豪门早已经混得风生水起,进入了辽国政权的统治中枢,还有甚么不满足的呢?

可是如果燕云地区被南边的宋国兼并了,燕云地区的这些汉人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立刻就会下降许多。对于远在中原的宋庭而言,这燕云地区不过是北方的边疆,在中原和江南的士大夫们眼中,燕云地区的汉人都是没有多少文化传承,沾染有胡人风俗的粗鄙之人。试问他们怎能会让这些北地汉人的世家大族进入大宋的政治中枢呢?

在辽国可以与契丹耶律氏通婚,当上一国的大宰相,在宋国却前景堪忧,至多能混一个边鄙州县的官吏。两相比较,燕云地区的汉人世家豪门怎会心向宋国?对于他们而言,辽国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

所以,辽宋并立上百年,辽国境内的汉人世家大族里,也只出了赵良嗣这一个要破坏自己家族利益的异类奇葩。

历史上,金宋战争爆发后,赵良嗣这个叛国叛家的反骨之人得不到燕京家族的谅解和庇护,又被宋廷当作了引发金宋战争的替罪羊无情抛弃,于靖康元年因金兵南侵而被贬郴州,随后就被宋钦宗下令处死。

若说赵良嗣死得冤不冤?当然是冤。可是,他的这个命运,其实又何尝不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赵中奉,本府与你引荐一人,这就是本府向你多次提到过的山东第一英雄豪杰,西门庆西门大官人。前次朝廷密使马矜辖与呼延指挥使出使金国时,就多得西门大官人之助。”西门庆正在观察赵良嗣,回想他在历史上的作为和遭遇时,登州知府王师中已经将西门庆介绍给了初来乍到的中奉大夫赵良嗣。

赵良嗣看西门庆一表人才,又有知府王师中的引荐和推介,当然是对西门庆赞不绝口,热情地与西门庆推杯换盏,摆出一副要与西门庆深结友谊的姿态。

赵良嗣是一个极力想促成宋金之盟,实现自己“联金伐辽”抱负的人。当他从登州知府王师中和此行副使马扩那里听闻西门庆与金国女真人贵族交情颇广,对自己的渡海北上之行会大有裨益时,就存了笼络西门庆之心,赞同了马扩带西门庆同行的计划。

此时的酒宴上,赵良嗣就刻意地与西门庆亲近,表现出一副“相逢恨晚”的模样。

酒宴中,赵良嗣在接近拉拢西门庆,西门庆却也同样在与赵良嗣刻意交好。

对于西门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七章 异类奇葩赵良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