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崇祯五百年>第叄章 崇祯十七年五月#003 谋地种田

只见奏慢慢翻看书本,书页上尽是不明白的奇怪方块文字。

很多人都听闻奏是蓬莱仙山的修真士,知悉此书乃其法宝。

每遇难事,均会从中寻找答案。见美人眉头微锁,也就不敢妨碍她。

过往山海关的营兵,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卫所划拨,从原有卫所制建立起来。

后来应对边防压力,转而孕育出省镇营兵制度,直接调拨当地卫所军编入营伍。

二是招募军,就是花钱聘请当地民籍百姓、官军舍余及家丁等。

三是入卫军兵,将其他地区士卒定期调征至此。

如今明朝整个军事系统报废,朱由检仅能控制山海关一带地方,第一及三项明显行不通,只余下第二项。

偏偏现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故此无法公开募兵。

没钱募兵,就不能增加兵员,一堆修缮、防守、屯种、管理等工作都无法推行。

结论只有一个字:钱。

“好吧,钱银的事,交在我身上。”

全场所有人错愕以对,他们讨论几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这么快就有办法?

朱由检问:“不知夫人有何妙计?”

“挣钱有几种办法,短期型、中期型、长期型。不过嘛,现在皇上无钱,中期长期都行不通,只能想短期速成。”

“然则何谓短期速成?”

“劫富济贫,向有钱人抢就行。”

全员暴汗,心想娘娘你在说甚么啊?

抢有钱人的钱?那么大明与大顺有何分别?

“不要误会啦,对于合法经商的商人,以及守法良善的百姓,必须好好保护。”

看见大家的表情,奏笑得肚子快弯了。

“我的意思是抢盗贼丰满的钱包,救济这边空空的钱包。”

大家还以为奏有何高见,原来不外如是。

不过对方是崇祯最宠的红人,又是蓬莱山修真者,你敢嘴?

吴三桂第一个就出来嘴:“禀娘娘,末将曾派侄子国贵,率亲兵征讨。然而流寇收风甚快,军队未至,人已逃遁,追之不及。如今兵源不足,实难全面剿之。”

“哎,不用出动军队,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他们。”

奏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熟知内情的何复及邵宗元顿时会心微笑,他们知道奏决不会毫无把握就出手。

恐怕此刻盗贼的根据地、人数以及藏宝位置,都曝露无遗了。

李岩一者不信,二者担心,附道:“娘娘凤体初愈,需要好好休息。剿匪之事,可容后再议。”

奏知道他是真正担心自己,却不知自己根本没有病。

魔女不会生病,之所以昏睡多天,仅是精神自我修复的保护机制。

“李先生好意,妾身心领。然而如今库房缺银,已届危急之境。四周列强围伺,不容有失,宜速解决。”

奏的目标不仅是整理山海关,更要展望整个东亚。

内政从速处理,然后加快外交脚步。

由检终究不放心:“一个人太危险了,不如差遣一些兵马吧?”

“皇上,土匪就是看见太多人,衡量打不嬴便撤。故此人不能多,让他们骄傲轻敌,才不会逃走,乖乖任我上门宰割。”

众大臣再次暴汗,怎么令他们头痛不已的棘手强盗,在奏眼中就变成予取予携的对象?

何复奏道:“娘娘身手高明,然匪徒众多,恐防有人逃走,尾大不掉。无论如何,亦应带些人手,以便包围堵截。”

奏心想趁机让朱慈照杀怪练等也好,欣然同意。

要是被盗贼知道自己被当成经验包,一定泪流满脸。

既然奏一口应允解决钱荒,那么会议议题一下子就不再存在。

“皇上,臣妾有两件事,能进言否?”

大臣无事,不代表奏无事。

她心知时间不等人,既然现在醒过来,便要马上抓紧。

“准奏。”

“首先,臣妾欲提议,将官方拥有的军田并合整理,再由官府出租予无田者,由他们代为耕种。”

众一时哗然,争议纷起,此点奏早就心中有数。

朱由检被她弄糊涂,望望眼前诸位卿相,忽而莞尔。

立语惊人,颠覆既有常识,然后再破旧立新。

奏常常喜欢用这方法来掌握话题走向,心知她又在想鬼主意,故意配合问:“出租?租给谁?”

奏打量众大臣,观察其反应,容后再道。

“‘饭’者,无‘食’则‘反’,今亦如是。自由放纵市场,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民饥而不得食,自然挺而走险,以下犯上。故为仁君者,必先治天下人之温饱,人人有饭可食也。”

奏绕圈子说大半天,聪明的人渐渐猜到她的心思。

邵宗元获朱由检指派管理山海关城内政,附议道:“娘娘所言极是,臣闻关内诸民,多有饥荒者,恐生暴乱,引发危机。授其耕植果树之法,如能使其温饱,定可弭息不和。”

反而吴襄却有点抗拒:“若然要救济灾民,直接派粮即可,为何要出租军田?”

军田是由军人开垦耕种的农田,明朝行卫所制,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屯田由兵丁耕种,一方面支撑战时军粮的军屯产出,二来发放世袭军官俸禄。

然而随着时日推进,军官累功策封颇多,俸禄日益沉重。

既加重军户役男勤务,又减少军队粮食供养。

奏要趁现在军队势弱,皇帝权重时,大刀阔斧改革。

“过去大


状态提示:第叄章 崇祯十七年五月#003 谋地种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