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八百五十二章 阜城的首要任务

刘琅五年前成为全国高考状元,也成了阜城的英雄,火车站前还立上了他的雕像,然后在八四年刘琅又为国家夺得了三枚奥运会金牌,那时刘琅的名气达到了巅峰,不过从那以后媒体上就再也找不到刘琅这个名字了。

人嘛,都是健忘的,就算你以前如何如何的厉害,但和我也没什么关系,时间一长大家也就淡忘了,就是跟刘家关系很好的邻居们也只知道刘琅到国外留学了,每年回来两次,每次都带回来很多好东西,甚至大部分一般人都不认识,好像要把商店搬回来似的。

如今刘琅的所有亲人,什么爷爷、叔叔、姑姑以及姥姥那一边的人都成了富户,吃喝自燃不愁,还都用上了家用电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一应俱全,提前进入了电气化家庭。

当然,这些事的也只有和刘家走的很近的人才知道,阜城的那些高级干部也不太清楚,刘琅的爷爷现在是阜城化工局的正处级调研员,有级别没权力。

这是刘琅的主意,前世刘琅的爷爷在八七年因为劳累过度得了心脏病,差点没命,在刚刚五十二岁时就退休了,这一世刘琅提前让爷爷从企业调离,所以这件事没有发生,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让爷爷从一线下来,这样就省心了。

刘琅的爷爷也是正处级干部,和各局的局长也认识,平时没事也会聚在一起喝点小酒,不过对于他这个天才孙子很少提及,充其量就说还在上学就过去了。

所以很多人觉得刘琅应该还在上学,什么研究生了、读博士了,根本没有想到刘琅再次回到阜城竟然成了一位大富豪,钱多的没数,随便张手就是几百万,这太吓人了,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他们很自然的就联想到刘琅应该有国家高层在背后支持,要不然是不会这么有钱的,在他们眼中,权力才能得到财富,至于说个人奋斗这种事情听听就算了,充其量是个个体户,能赚那么多钱?

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北方人的思维方式,而且几十年后也没转变过来。

这些人打起了刘琅的算盘暂且不提,会议室里宋立峰正在给筹备小组开着会。

“各位,刚才我说的话就不再重复了,那就是要尽最大力量让北方工业集团开工建设,这是我们阜城的首要任务!”

宋立峰再次重申。

这次赵先锋没有反驳,他刚刚得了好处,心情很不错。

“两个月内完成我交代的工作,两个月后,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工作,那就是要整合阜城的机械企业,把这些企业整合起来,一同并入北方工业集团,这才是工业特区的重点环节!”

赵先锋微微一愣,但也没有说话,整合阜城机械制造企业在国家下发的规划中早已说明,这没什么好说的,现在阜城很多制造企业效益都不行了,好一点的每个月也就生产十几天,差的几乎就处于停产状态,工人们都领基本工资,可以说,这些企业已经没救了,除非政府拿钱购买新设备。

那些企业的厂长天天去找上级部门,希望政府能买一些设备让企业起死回生,一个工厂就需要至少一百多万元,最多的都得一千多万,全市算下来起码超过两个亿。

这笔钱阜城可没有,他们也得向省里要,两年里打了多次报告结果没有任何音讯。

在场的这些人也知道,省里才不会给你这么多钱呢,给你阜城了,其他城市怎么办?阜城给两亿,安山给三亿,全省得好几十亿吧,有钱吗?

要钱没有,可没钱职工怎么办?他们的工资要阜城承担,一个月两个月还没问题,但不能总是这个样吧,以前阜城政府也曾经想过一些办法,比如让员工们分流到其他效益好的企业,比如矿务局就是一个去处。

但话说回来,矿务局本身就拥有近十万的职工,早就人员饱和了,你去干什么?还多一份工资,所以赵先锋对这件事很反感,不光是他,其他企业部门也一样,人员饱和,去的基本上都是白吃白喝,白费钱。

所以这件事最后也没什么太大的进展,只有少部分人或是通过关系或是拿钱走动调转了工作,而没有调转工作的那些员工也并不着急,他们觉得,企业就算破产你也不能把我开除吧?我可是国家的干部,反正有一份工资就行了,就是一个月一百块钱也没事………!

在刘琅前世,父亲刘东来就是在这一时期因为人实诚,工作又努力,于是被调到劳动局,成为了政府干部,然后又通过关系把媳妇徐文秀从机床厂调了出来,到了另外一个政府部门工作,两个人从工人变成了干部,当时看起来没有什么,而几年后大批企业破产,数百万工人失业,正是两个人当时的举动让他们以后有了一份保障,起码不会像刘琅的叔叔和舅舅那样,要拼命工作才能生活下去。

几年后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可现在企业的问题已经出现了,说不上严重,但时间长了也是大问题,阜城市的领导们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国家提出了工业特区,看样子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对阜城是一件好事情,所有人都是赞同的,但是现在宋立峰提出要把这些企业并入刘琅的工业集团,这件事以前可是没听说过。

“宋市长,把企业并入刘琅的北方集团这件事是国家的打算还是您的打算?”

赵先锋思索片刻终于开口问道。

“国家的打算!”

宋立峰回答。

“国家的打算……


状态提示:第八百五十二章 阜城的首要任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