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伙计>906.处于包围中的国家

906.处于包围中的国家

就在张瑜提着一个小巧的旅行箱准备离开申城的那栋很豪华的石库门的小楼的时候,在申城与峡州之间的江城的节日街头,有一个小小的车队正在缓缓地离开江城的江滩,融入到沿江大道的那些潮水般的车流里。不过就是一辆开道的奥迪,两辆中型旅游车而已,细心的人会发现那辆奥迪车和后面的旅游车全挂的是省委的牌照,不过倒一点也不嚣张,规规矩矩的遵守交通规则,只是不让别的车插队而已。

老头子领着校长和首长在堤角的一个特种部队驻地看了战士们的日常战术训练,对那些身穿蓝**彩服的小伙子所表现出的力量、技巧、配合以及精准的枪法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后来校长在讲话的时候也就自然有了些**澎湃,就站在那个训练场的检阅台上很有阳刚气质的发表了一次即兴演讲。

因为校长的讲话锋芒毕露,而且很有骨气,与以往的一些高层的表态完全不同,当天晚上,那个讲话的几个重点就被有心人贴到了中华网的军事频道和铁血网上,第二天各大论坛都进行了转载,就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这是高层第一次明显的态度转变,当然就被看成是一种信号,也就是亮剑的冲锋号。

"我们这支部队是空军特种兵,特种兵做什么?斩首行动、骚扰行动、护卫行动、打击行动、救护行动!从这五大行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才是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的行动宗旨。"校长说得很坚决:"据说有的部队现在连400米障碍都取消了,俯卧撑做五个就算及格,野营拉练就是坐在军车上到军营外面郊游,实弹*击的时候更是子弹都不知飞到哪里去了,这还叫军队吗?这还叫人民子弟兵吗?这样的部队还能拉得出、打得响、有战斗力吗?这还是那支人民大众最信赖、评价最高的、英雄辈出的群体吗?"

于是,老爷子就站起来,领着大家唱了一遍《我是一个兵》:"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嘿、嘿,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敌人敢胆侵犯,坚决把他消灭净……"

"居安思危是一句被我们说烂了的古语,但现在十分令人诧异的是从那些当今中国所谓最*级的各方面学者所发表的关于未来十年中国发展预测的文章或者讲话里却怎么也找不到居安思危这个词,当然就不会有人说到战争这两个字。"校长的声音很洪亮:"难道中国的安全形势真的一派莺歌燕舞,未来除了gdp不断增长,国力不断增强,根本不会遇到战争,不需要准备打仗了吗?那就让我们看看眼前的事实和现实吧。"

整个训练场上鸦雀无声。

"可以这样说,当前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是世界所有大国中最坏的:在海上,人家不断纵容日本的战略进击,以美日韩联盟为**,在加固第一、第二岛链的基础上,又在秘密组织有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绝多数国家组成的所谓的南海集团,这是不争的事实。"校长的思维很清晰:"同时,还交叉组建有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四国海上联盟,这样一旦有情况、有变数,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两扇蓝色大门随时准备轰然关上,然后由那些南海联军插上门闩,把我们的海上通道统统切断,难道这还不可怕吗?"

国庆节中午的阳光很灿烂,明晃晃的很刺眼,可是站在阳光下的指战员和所有的到访者都纹丝不动。

"可以这样说,中国海军今天面临的囚徒一般的困境,是所有大国海军中没有的,也是我们自己从所未有的。海军出不去,中国进出口的海上通道,海外利益的保护,就都是无稽之谈。"校长在挥动着手臂继续说:"从陆地上看,中国面临的困境更是触目惊心。人家现在从巴基斯坦、阿富汗,可以用他们的军队在**之间对我国进行直接开战这就是事实,而印度一直叫嚷要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次败仗复仇也是公开的秘密,那些东南亚各国几乎全是人家的伙伴,北面除了朝鲜,其他的近邻不是看戏不怕台高、坐山观虎斗就是和人家眉来眼去的。我就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也会加入到对朝鲜的污蔑和攻击中,那就是**裸的为虎作伥!那就是想里应外合、配合人家掰掉中国嘴里的这一颗坚不可摧的牙齿!"

战士们的眼睛和他们手里的钢枪一样闪亮。

"冷战年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只有第一、第二岛链,基本处于防御状态,而新中国则挟抗美援朝大胜之威,用我们的外交政策和两弹一星一艇对美呈现战略进攻态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校长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时移世易,今天人家不仅在原来的防线上反守为攻,反而还将这一进攻战线,延展到印度洋和南亚、西亚及中亚,由原来的半月形的包抄变为满月型的钳击之势。不算人家的战略核武器,就是从人家在亚太军事基地、中亚军事基地和印度洋军事基地的空中力量看,中国东南沿海、**和**,都在人家半小时火力打击圈之内。这难道还不应该居安思危吗?"

有人咳嗽了一声,那是首长善意的提醒。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校长没有理睬首长的提醒,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说道:"战争并不是一上来就短兵相接的,因此很多中国人没有意


状态提示:906.处于包围中的国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