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烛光摇曳,啪的一声烛花爆起,霍思谨吓得一个哆嗦,她坐在架子床上,用锦被裹住自己的头,可是屋外的喊杀声、刀剑撞击声还是透过锦被传进她的耳中,从小到大,她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这是要做什么?不是说好了今天晚上就带她悄悄去安徽吗?为何又来了第二拨人?
她对庆王早就死心了。
她刚刚逃出王府的时候,思诚曾经让人带来口信,要带她去鞑剌。
她不想去鞑剌,那是蛮夷之地,如果她去了鞑剌,再嫁给一个草原上的粗汉子为妻,那她这一生就完了。
她说她要留在中原,来人有些犯难,但还是回去复命了。
鞑剌路途遥远,那人一去,霍思谨便等了很久很久。
她躲在撷文堂里,外面的事情也听了不少。
她知道庆王逃出了京城,在运河上被展家战船堵截,庆王下落不明;
她知道虽然庆王府查抄,可是她的娘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即使如此,冯老夫人还是用副薄皮棺材把她葬在乱葬岗,父兄却没有异议;
她还知道驸马爷被炸死了,芳仪长公主搬出了公主府,那曾经令京中闺秀们为之向往的地方再不复往日繁华,而那里也是她用计钓上庆王的地方。
她在撷文堂里度日如年,当她开始后悔没有去鞑剌的时候,思诚的人终于又来了。
这一次来的并非上次的人,而是太平会扬州分舵的人,他们要接她去扬州。
她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最理解她的还是思诚。她从小在无锡长大,是江南的水土滋养了她,所以思诚还是让她来扬州了。
撷文堂的人验过切口和凭信,她便跟着他们来到了扬州。
她原以为会在扬州住上一两年,思诚才会给她安排以后的事。
可是昨天夜里,她见到了一个人,那是太平会扬州分舵的香主,她来到扬州这些日子,还是第一次见到他。
香主姓冯,他带给她一个消息,她这才知道原来下令接她来扬州的并非思诚,而是思诚的义父、太平会的老主人!
冯香主告诉她,思诚如今在鞑剌,中原的事情力不能及,尤其是江南这边,但是太平会已经在河南起势,京城一触即发,一旦让人知道她还活着,一定会危及思诚,于是便派人将她接到了扬州。
对于霍思谨而言,来扬州远比去鞑剌要好得多,至于让她来的人不是思诚,而是思诚义父的事,她并不在意。
可是冯香主接下来的话,却让霍思谨吓了一跳。
“如今庆王爷人在安徽,待到河南大局已定,便会择黄道吉日登基,老主人命令我们,明日便送您去安徽,与庆王爷夫妻团聚,到那时,小人便要尊称您为皇后娘娘了。”
霍思谨一下子便怔住了。
庆王?
当年她绞尽脑汁想要嫁给庆王,除了想要王妃的名头,她对庆王也是有好感的。庆王虽然比她年长几岁,可是温文而雅、眉清目秀,皇室子弟与生俱来的贵胄之气,又让他凭添了几分风采。
可是后来的事,早就令她心中那一点点好感荡然无存。
夫妻团聚?庆王怕死了思诚,一天到晚防着思诚来杀他,他会想和她夫妻团聚吗?
是了,太平会已经起兵,现在缺少的是一个旗号,王太后弑君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小皇帝虽然撇清,可若是再把脏水泼到他身上也不是不行,先帝的其他皇子都还年幼,到了那个时候,皇室正统就只有庆王了。
所以太平会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拥立庆王为帝,可是庆王又怎会信任太平会呢?
因此他们便让她这个皇后陪在庆王身边,一旦她为庆王生下子嗣,庆王便成了废弃的棋子。
她是思诚的妹妹,她的儿子不但是皇室血脉,同时身上也流着她的血。
到了那个时候,有没有庆王无所谓,她只要抱着儿子登基便行了。
思诚不是姓沈的,太平会也不姓沈,但是她的儿子却是,因此,无论何时,真正能够坐上龙椅的只有她的儿子。
一旦太平会成事,她的儿子是皇帝,她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后,而思诚会以国舅的身份摄政吧,摄政就摄政吧,那又如何。
霍思谨想通了个中道理,便欣然应允。
她能够想到的,自幼便学**王之术的庆王又怎会不知。
她倒要看看,庆王看到她时的脸色,他不是对她厌恶之至吗?他不是一点脸面也不给她吗?
好了,你现在美其名曰是太平会要拥立的新君,而实际上不过就是傀儡,是囚犯。
你的那些美妾可一个也没能逃出京城,这会儿恐怕全都处死了,你只能和你最厌恶的女人同床共枕,还要像种猪一样传宗接代。
霍思谨咬牙切齿,可是心里却无比舒畅,她盼着夜晚快快到来,她想立刻见到庆王,这种迫切的感觉,竟然比大婚前还要热烈。
可是没有想到,想要离开扬州并没有这么容易。
外面刀剑霍霍,屋里的摆设在烛光的照射中化为一个个巨大的影子,映衬在雪白的墙壁上,无比恐怖。
霍思谨强忍着要大哭的冲动,她紧咬着嘴唇,尽管她的身体在锦被下簌簌发抖,可她依然没有落泪。
终于,外面安静了下来,阎嬷嬷探头张望,然后便发出一声尖叫。
霍思谨吓了一跳,扔下锦被,连鞋子也没有穿,跳下床躲到了床下。
接着又是一声尖叫响起,她认出这是翠缕的声音,刚才她让翠缕穿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