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看了看村口空地上那一堆横七竖八的村民尸体,微微有些皱眉:“天气渐暖,易生瘟疫,处理了吧。”
传令兵领命而去,皇太极则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进了村子。
这村子着实有些过于贫困穷苦,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一栋。村落中女人低泣的声音在破破烂烂的村屋之间回荡不止,平添了几分阴森气息。
皇太极的眉头越发皱的厉害,取消了在村中留宿的想法:“还是在村外扎营吧,这村子里有些不祥。”
给皇太极扎营的显然是有着极高技巧的营匠,不过半个小时,一座气派非常,搁现代一晚上至少也要收1500的营帐便立了起来。
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后金士兵们咋咋呼呼的扎营打水,烧火做饭,方圆数里之内营火点点,像极了某些古代战争游戏的过场cg。
后金士兵的饮食效率和负担要比明军强得多,甚至比铁焰镇也不差。
他们没有炊事兵这个建制,底层士兵需要自带饮食,为了省事,都是一些干肉干馍。就着开水直接吃也行,在水里泡一泡再吃也行。
刚过八点,整座大营就开始渐渐安静下来。
皇太极在汗帐中打开了地图,他知道高丽方面肯定早就得到了自己出兵的情报。自己能在高丽安插细作,高丽也肯定会在盛京安插眼线。就算高丽人不做,那个京师城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何顾也一定会做。
从征东大营建设开始,后金细作的情报便一条接一条的送到了盛京皇太极的面前。
仅从规模来看,这一次明朝在高丽的动作显然是空前的,直接数万人进驻高丽,大搞各种建设。但让皇太极看不懂的是——这个何顾到底要干什么?
从公开的讯息来看,他无疑是要来抄自己后路的。可综合各方面得到的情报来分析,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何顾的目的是辽东。
大明朝廷里的卧底发誓崇祯没有发布任何出征辽东的旨意;明国各路眼线也没有发现国内哪里有兵力相关资源大规模调动的消息。
更关键的是,就连何顾亲自坐镇的高丽征东大营也没有半点儿动兵的意思。乱七八糟的东西倒是一船接着一船的运,人也拉过来好几万,但是士兵却一直没见到几个。
听说里面还有大量倾国倾城的美女,潇洒俊逸的书生……
做买卖、开勾栏、养猪养鸡耕田种地,就是一点儿筹备打仗的意思都没有。这个何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
猜不透对方的底细,这让皇太极内心感到恐慌——越是让人猜不透的对手越可怕。
也许,这个何顾是在下一盘大棋?
无论对方是故弄玄虚还是暗度陈仓,皇太极都不能再继续等下去。如果猜不透对方的棋局,那就先用自己最擅长的去搅了对方的摊子——战!
而且怎么算,这一仗都不会吃亏。
高丽军队的战斗力早已领教过,并不比明军强多少。明国的铁焰军虽然厉害,但情报显示征东大营只有几百兵驻守。
就算何顾还能紧急抽调几千铁焰军过来,但谁又不是有备而来呢。在京师城下吃过铁焰军苦头的皇太极可不是一个草包。
皇太极上次在京师被逼撤退,回到辽东也没闲着,一直在研究制造破解和针对铁焰军武器的装备。
现在的他对铁焰军会谨慎,但谈不上顾虑。黄台现在反复盘算的是——明朝和高丽的联军会在哪里设置第一道阻击线。
从以往对阵高丽的经验来看,第一道阻击线极大可能还是在安州。这里既可以借助清川江之险,又是平安、咸镜、黄海、江原、京畿五道兵力最适宜的集结点。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明国征东大营以北最后一道天险,一旦度过清川江,那平壤就等于门户大开,完全暴露在大金铁蹄之下。这是明国和高丽都不能接受的局面。
皇太极正望着地图上的安州出神,外面忽然来报:“墨尔根代青前来问安。”
皇太极闻听来人,不由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真是该着我大金龙兴,前有雄才先君努尔哈赤,现有本汗一代天骄,左膀右臂又有多尔衮这样的青年才俊,何愁金朝霸业不成。
多尔衮进来行满人礼问安,皇太极赐座之后指着书案上的地图问道:“以你所见,这仗该怎么打?”
多尔衮起身过来看一眼地图,道:“臣弟以为,高丽与明军第一道阻击线依然会在清川江安州一带。”
见皇太极微微点头,他继续说了下去:“我军出发仓促,沿途补给有限,此番进兵高丽贵在神速。安州一直是高丽屯兵之地,三年前我军虽将其摧之,但高丽现在有明军联合,明军又极其擅守,只怕现在的安州会是个棘手的钉子。”
皇太极捻髯笑道:“那我军该当如何?”
多尔衮挺身道:“若进攻安州受阻,还请王汗与我精锐骑兵五千,臣弟当绕过安州偷渡清川江,以雷霆之势直取明军征东大营!”
这和皇太极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这一次起兵仓促,进军沿途又基本都是三年前劫掠过一遍的地方,获取的补给十分有限,因此这一仗必须要快。
他站起身来刚想夸赞多尔衮几句,忽然觉得大地一阵颤动,几乎是同时,一连串爆炸之声震破耳膜!
‘轰轰轰!’闷雷也似的相仿!听声音近在咫尺,好像这炸雷就劈在汗帐外面一样。
多尔衮反应不算慢,只稍微愣了一下,便一个箭步冲出了账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