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连接天堂的纽带>第二百四十一章 阴风袭来
就不好从天山西头经过。”

乔玉明的眼珠子,始终在滴溜溜乱转,而蔡文泰就像个局外人似的,只顾喝茶静听,像个没嘴的葫芦似的,其实,敬轩心里明白,他两个今天的造访,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见敬轩说话总是轻描淡写,乔玉明嘴角抿出一丝狡黠道:“能与贺鲁真刀真枪的干仗,可见雪狼的势力的确不一般,那头狼,就连郭孝恪都对付不了。”

提到郭孝恪,敬轩就豁然明白,眼前的这位朝廷大员,对自己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今天的问话只是话里有话。

于是,淡淡道:“我有啥实力,只不过朝廷命我在此养军两千,以为应急之用,拉出去勉强比划比划,怎敢与郭都护相比。”

乔玉明举到嘴边的茶碗像是滞了一下,没喝又慢慢放下,面色狐疑道:“朝廷命你养军?我咋不记得曾拟过此诏?”说着,脸上露出沉思回忆的样子。

敬轩坦然道:“是王公公口传圣旨,还带来了军资,我是真不想揽这活。”

乔玉明两手一拍,豁然道:“这就对了,我说咋就没一点印象,王公公死前也没个交代,真是的。”

接着,乔玉明又将话题转向了贺鲁,只见他淡淡笑道:“把安西四镇交给贺鲁,这步棋是对还是错?”

敬轩微微一愣,沉声道:“同为朝廷效力,交给谁还不是一样。”

乔玉明长叹一声,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道:“西北边陲,天高皇帝远,就你最了解突厥人的习性,西域的长治久安,就要仰仗恩国公了。”

此话从乔玉明嘴里说出很轻松,但在敬轩听来,却如千钧重担,甚至,压得让他有些微微喘息。

因为,这里面不仅有对国家和黎民的责任,还深深感觉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弄得不好,便会大祸临头。

了尘的话,更加证实了敬轩心中的忐忑,所为“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但天大的事情都由自己来扛着,决不能殃及家人。

但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即不能搞的杯弓蛇影,人心惶惶,又要找出个合理的说辞,让一些相关的家人尽快离开唐庄。

凡有大事,敬轩也只有裹在被子里和三妹悄悄商量,但这事一开口,三妹便惶恐的掀了被子,嚷道:“谁走我都不能走!风风雨雨这些年都过来了,即便是砍头,我也陪着你!”

敬轩疼爱的将她拥在怀里,扯过被子盖好,声音低沉道:“或许,事情没那么严重,我们只是往坏处想,朝好处做,你不去,几个小的也没个人能镇住,阿依古丽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怕日久会生事。”

三妹将脸温情贴在了敬轩的胸口,低声道:“要不,让媚儿过去,几个小的都怵她,只是老太太岁数大了,不敢再折腾。”

敬轩长嘘口气道:“我已经给娘透了风,她哪里都不去,就要在自家佛堂里往生,还说自己已经见过佛菩萨,不久就走,也不知是真是假。”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敬轩是从前朝的变故中过来人,深感朝代更迭的复杂和混乱,因此,在整治石头堡时,就已经为以后的不测留下了后路。

说是山里的空气好,将来要到这里养老,就在浅谷里,泉水旁,盖了一处依山畔水的小庄园,平时闲着,只是有人养花种草,打理院子,也就三妹和敬轩住过两次。

近千人的驼队,迤逦在山北草原,打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女人们,都不愿摇晃在驼背,而争着要骑马,就连年近四十的阿依古丽都孩子般嚷着要骑马。

嚷嚷半天,还是在老太太的断喊下,古丽达和孩子委屈在带着凉棚的驮筐里,就连身怀有孕的古丽达姆,也早早就立在了自己心爱的枣红马旁。

这次出行,对外说是到西面玩耍,但明眼人却早在心里犯起了嘀咕,因为李家除老太太和敬轩三妹外,都走的干干净净,就连在敦煌学堂念书的小儿子李丹,都一同前往。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一章 阴风袭来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