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奔腾年代>第四章 红灯绿酒不曾有

未必每一只蝴蝶煽动翅膀都能引起一场飓风。

开头不变,结局不变。只是在那过程中.出现了一丝细小的偏差。

话落,吴华松了一口气,然后走了。背影慢慢消失在叶静初的视线里,步伐轻快,一身轻松。

清冷的羊肠小道上,他一人走过,脑海里忽然想起了《海阔天空》的旋律和歌词,情不自禁的哼唱了起来。

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怀著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

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一刹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觉,不知不觉已变淡,心里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扎心的歌词,对于此时此刻的吴华,就好像是为他量身定做。当然,他相信像他这样遇到这样事情的,肯定不止他一个,这首歌不仅仅唱的是他,也更是千千万万因为门当户对这四个字而姻缘破散,情感分离的独白。

这也是beyond在那个年代为什么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他唱出了所有年轻人对时代的宣泄,对八零后成年时的那种迷茫和对社会对他们不认同的宣泄。

就如同小一批的九零后一样,成了年后依然不被社会所看好。然而事实证明,八零后在十几年后渐渐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而九零后也在开起属于自己的人生。

走完这条漆黑的小路,吴华也哼唱完了这首歌,前面路灯就像是黑暗尽头的引路明灯,他暗暗攥紧了双手,咬牙发誓,重活一世,即便是不为了争叶静初的这口气,他也要活出个人样来!

而这一切,都被叶静初看在眼里,她就这么站着,目送那个背影渐渐地远去,听着那悲壮的离开曲调,莫名的,心里竟然有一丝空落,只觉得那个背影,开始渐渐的变得陌生起来。

那道背影,就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认识过——吴华,曾经的男朋友!

后悔?叶静初在心里问自己,旋即摇摇头,她的命运不应该绑在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男人身上。

第二天下午。

这一天,吴华做了两件事。为了庆祝,也算是自我解放,自掏腰包请几个兄弟下了顿馆子。

第二件事,数钱。宿舍里就他一个人,哥几个酒足饭饱以后组团跑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老乡会”去了。

桌子上,一共二十七块八毛。数了三遍了,没错。

吴华叹了口气。

前世花钱大手大脚习惯了,从来没把钱当回事。

于是,上午的一顿饭,五个人造了三十块九毛七。老板给抹了个零,花了三十块九毛。

一顿饭回到解放前。

缺钱。很缺的那种。

吴华从床.上坐起来,狠狠的扯下来一张白纸,另一只手捏着根笔拄着下巴颏。

半晌后,他在纸上写写画画。

下半期的学费,23

生活费,100往上

烟酒钱……恩,这个时候好像还没烟瘾,烟钱省了,酒钱,50往上

……

共计:490

写完,他又换下一张纸。

家里的日子过的一般,总要拿出一笔钱孝敬老人。

5000?算了,这点够干什么的,暂定一万吧。

最后是上大学,这个是大事,马虎不得。

吴华在读的是一所中专师范,在很多人眼里,中专大概也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终点了。

然而……

吴华知道,中专以后还有大学,考研,博士,博士后。然后出国深造。

很漫长的一段路,前世,他止步于中专毕业,且,原本“留校”名额被别人抢了,他只好远走偏远山区做了八年的支教。

吴华至今还记得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子里的照明工具,还停留在煤油灯的阶段,一到了晚上,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除了必要的事情,哪里的人穷的连煤油都是能省就省。

当初还是吴华在支教的那段时间,废了好大的功夫,写了好几次申请,村里,镇里,甚至是县城都跑了不下五六趟,才让上面的人记起了这个快被人忘记的村子。

支教的第三年,村子才通了电。当看到电灯泡亮起的那一刻,吴华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激动,也有无奈。

而命运的拐点,就是从这里发生改变。

八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改变一个人。

望着头顶有些陈旧的灯泡,吴华决然的摇了摇头:“重活一次,那鬼地方打死也不想去了。”

打定了主意,心里突然的有一丝不忍。和那些淳朴的村民相处了八年,毕竟有浓厚的感情在。

去是肯定不能去了。不过……以后若是有机会的话,赚了大钱,未尝不能帮助那些村民一把。

回过神来,吴华又在纸上计算了一下他上大学的开销。

学习资料钱。

学费。学杂费。生活费。这些都是钱。

合计:七千六百块。

看着这个数字时,吴华有些懵!

90年代,动辄几千几万块是个什么概念?

中小型城市,一个百来平米的楼房,三万块拿下。包装修,包水电费。

一个纺织厂工厂的普工,每个月工资不超过30元。

奢侈品也有。

一部大哥大,两万多。

一台电视,三千。

一台冰箱,八千。

畸形吗?

不是。

这才是市场常态,大哥大等高端产品刚开始流入市场,制


状态提示:第四章 红灯绿酒不曾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