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恐怖悬疑>轮回闯末世>第302章 江东双璧 2

说完小霸王孙策。

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说一说这位美周郎,周瑜周公瑾。

这也是“江东双璧”之一,对于孙吴政权的定鼎江东,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劳。

宁凡翻阅记忆宫殿,找出有关周瑜生平的记忆。

他看出了一些不对,孙家人和周瑜的关系并不是多好。

就算是一直称他们从小玩到大的孙策,也和周瑜的关系很微妙。

这些之后再说,先说说周瑜被称作“江东双璧”之一,所建立的功绩。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fēng_liú美丈夫”。

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谈起周瑜,就不得不说一下,与他有“一时瑜亮”之称的诸葛亮。

老罗的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

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

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

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

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

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

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孔明尚在流寓、隐居之中。

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

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

他出生于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

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汉献帝兴平二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由丹杨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

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

当时周瑜年方21岁。

周瑜跟孙策同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

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让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

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

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

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回到吴郡孙策身边。

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

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

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

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驻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后又兼任春谷县长。

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兼江夏太守。

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两个女儿。

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

接着又攻下寻阳,并进讨江夏郡,但未能得手。

在回兵之时向南平定了豫章、庐陵两郡,周瑜留下来镇守庐陵郡的巴丘。

从汉献帝兴平二年到建安五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

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

但也有他的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

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

孔明14岁那年,离家随其叔父去豫章任太守,逢变故又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

17岁时叔父病故,孔明转到襄阳以西20里的隆中定


状态提示:第302章 江东双璧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