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穿越到山海经>第480章 张玄楚议后世
又来了,一如昨日。张远宵猜想老者定有难言之隐,便一如既往地端面给老者吃。就这样,老者一连在面馆吃了三个月的面,连声感谢的话都没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远宵见老者好长时间没来面馆,以为老者生病或者遭遇什么变故了,很是担心,逢人就打听老者的下落,可惜无人知晓,只有一个疯子模样的人口齿不清地说看见老者坐船往蟆颐山方向去了。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张远宵关上店门,在后院练武,突然觉得很疲倦,于是就坐在院子里的石条上打盹。迷迷糊糊之间,只见一个老者手拿两个铁球,微笑着向他走来,拉着他的手说:“承蒙你照顾,我在面馆里白吃了三个月,看你还老实厚道,我给你指一条生路。三个月后眉山全城将会有一场大瘟疫,我给你两个铁球,你好生保管,不可转交他人,也不可另作他用。此铁球看似普通,实为寒玉球’,通身与泉水有缘。瘟疫来时,你用这弹弓将铁球弹入泉水中,即可为人治病。过来,我教你如何使用。”

张远宵刚站起来却不防脚下一滑,猛然惊醒后他觉得这梦很奇怪,却看到脚下真有两个铁球。伸手去捡的那一刹那,他不由打了个哆嗦,这两个铁球冷得刺骨,果然像极了梦中老者所言的“寒玉球”。意识到遇见了神仙,张远宵忙跪地向天伏拜。

三个月后,果然有一场瘟疫席卷眉山,夺去了很多人的性命。张远宵记起老者的话,忙用弹弓将铁球弹入各家各户喝的井水中,治愈了很多感染瘟疫的乡民。

瘟疫过后,张远宵一直想拜老者为师,无奈走遍附近的名山大川、古寺古刹都没能找到老者。有些心灰意冷的张远宵漫无目的地走着,却迷迷蹭蹭地出了城过了河,走到了蟆颐山上。忽然,他看见了一个很深的石洞,石洞里放了一尊木制的雕像,仔细一看正是那位老者。张远宵如醍醐灌顶,原来是师傅来点化他了。

于是,他便在蟆颐山上结庐开始修道。

一切似乎都是偶然,又仿佛冥冥中早已安排。

一般而言,修道者在得道前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且在顺利通过一个阶段后,需另觅他处继续另一阶段的修炼。

张远宵在蟆颐山修炼一段时间后,便赴邛崃崇真观继续修炼。在邛崃修道期间,张远宵异于常人之处显露得淋漓尽致。《蜀故》载——“眉山张远宵,寓居邛之崇真观,常持竹弓铁弹向空中打。人问之,曰:打天下孤辰寡宿耳。’……居数年,忽一日书符于壁,如四目老翁状,符就落笔,隐身不见。”

数年后,张远宵到白鹤山访友,闲来无事就在山下钓鱼,突然听见西湖峰下有一白发老者直呼其名,张远宵觉得特别奇怪,想不到在惠州都有人认识自己。那白发老者走上前来,笑道:“你难道不认识我了吗?我在你面馆里白吃了三个月的面,之后又送过你弹弓、铁球,教过你道术仙法,我是四目翁啊。”张远宵仔细一看,果然是昔日教自己丹道法术的四目老翁。

回眉山后,张远宵一边继续潜心修道,一边开始着手重瞳观的修建。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他没有多少资源可用,没有多少徒弟,也没有多少钱财,要在这个山林里修建起一座道观谈何容易。

但他做到了。他有过人的勇气与胆识,而且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民间道教信徒的一呼百应。

重瞳观建起来了,张远宵在大殿上供奉四目仙翁的神像,日夜香火不绝。

时至今日,重瞳大殿已历经数次重建、维修。从今天这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大殿上,我们已无法得知张远宵用了什么方式、用了多长时间将道观建成,一路经历了怎样的辛苦,又是何人设计了这座道观。

也许,这座道观的落成,点亮了眉山乃至蜀地的一盏明灯。从那以后,人们多了一种精神寄托。在人们的口中,张远宵羽化登仙后成为了一位用弹弓为人类造福的正直善良的神仙,只要看到谁家有灾气,就用弹弓发弹击之,将灾气驱散。很快他的威名传遍了人间,世人传为“弹弓张仙”。

后来,也许是花蕊夫人的李代桃僵,又或许是,张远宵使用弹弓所用的“弹子”与“诞子”谐音,暗喻诞生贵子之意。这一位解救民生疾苦以造福人类的神仙便就成了“送子神仙”。


状态提示:第480章 张玄楚议后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