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色冷锋>第二百三十三章 煽风点火

“你是说通过在报纸上发布假新闻,来扰乱敌人的军事布署?”

顾玉芬铙有兴趣地问道。

毕竟,肖天浩这个方法如果运用得当的话,还是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兵不厌诈,我倒是想试一试。”

肖天浩想到,自己既然都能想到通过报刊分析出情报,那李默庵部的参谋们在无法获取苏中解放区真实军事情报的情况下,一样也有可能通过分析报刊等其它讯息来获取情报。

“那你的初步计划是什么?”

“占领海安后,国共双方现在正处于休整期间。既然李默庵部派出便衣特务,想通过潜入解放区获取情报。从这一点来看,证明他现在急迫清楚苏中解放区兵力和伤亡情况,然后再作下一步的军事布署。如果我们在新华日报、新华时报等报纸上发布华中野战军伤亡惨重、形势相当危急的军事新闻。你说,会不会诱引李默庵部轻敌深入,给华中野战军制造良好的战机?”

肖天浩仔细地分析着。他很清楚,要想让李默庵部相信这一军事新闻的真实性,那必须在国共双方的报纸上刊登出来才有这个效果。

“在新华日报上刊登出这么一则消息倒是不难。问题是,这一则新闻关系苏中战场上的信息战问题,我得慎重考虑,向组织汇报一下再给你答复。”

因为这一则新闻一旦发布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影响我军作战的士气问题。

如果最终达不到肖天浩所想说的效果,那更是得不偿失。因此,顾玉芬必须要谨慎,与上级组织沟通好才能下这个决心。

“好!我等你的消息。”

肖天浩与顾玉芬告别之后,向苟林家的方向赶去。

他必须从苟林手里拿到近期关于苏中战况的一些新闻报道。有了这些军事新闻作为佐证,匡科长审稿时才有可能顺利通过,而且她对于这一份带有虚假成分的新闻稿才不会产生怀疑。

肖天浩没想到是,在苟林处他还果真找到了一些关于苏中战役的报道新闻。

中央日报、大公报、南京日报等新闻版上都有苏中战役的一些军事新闻。当然,这几份国民党当局控制下的报纸,在宣传苏中战役的腔调上基本一致。全部都是连篇累牍对占领海安等地的胜果进行高歌颂德,而对的伤亡之事却一句不提。

肖天浩回到家中,将这些报纸综合起来,细细地进行分析着当前国共双方的交战形势。

之前,肖天浩对延安方面放弃中原解放区、长春等大片解放区的做法也是很不理解。但经过顾玉芬的分析之后,肖天浩心里这才恍然大悟。

太祖在解放初期,基本的军事策略就是“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关键是要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从这一点来看,他的确比蒋委员长更为高明。蒋委员长丢了一个城市,他就会很生气。可是,延安方面和国民党打仗的时候,丢了一个城池,太祖他不在乎,根本不把它当一回事,但是要歼灭对方一个旅,就觉得很开心。

这主要的原因在于,解放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很是明显。因为,部队不论是兵力上,还是在武器装备下,都无法与相提并论。

现在延安方面所要做的,就是争取在解放初期通过战术上的运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达到双方力量的平衡。在双方的交锋中,延安方面并不计较城池。你要占城市我让给你,但是我就是抓住机会把你一个旅一个旅吃掉。

当然,从四平战役、中原突围战役的最后结果来看,并没有达到延安方面预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与这两个战役存在一些客观的条件、以及一些意外因素有关。

在四平战役中,由于东北抗联军出现作战科副科长携带军事机密投敌的事件,使东北抗联部队在执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术中处处受掣。最终迫于无奈只能撤出长春,作战略性的转移。

而中原战役之时,中原解放区本身就处于的重重包围之中,突围时部队全部集中在方圆不到一百里的狭窄区域里。

因此,在进攻时,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也就失去客观的基础。因此,中原解放部队最终选择了主力突围,在外围与进行周旋,从而达到牵制一部分主力,缓解其它解放区压力的方针。

然而,现在苏中解放区面临的形势却与上述的两个解放区不同。

虽然从兵力和装备上仍旧无法与相并论。但由于苏中解放区地域宽广,群众的基础好。而且,在开战之前,苏中解放区已经对李默庵部的军事情报方面了如指掌。

因此,苏中解放区部队并没有急于进行战略上的转移,到外围再与敌人进行周旋。

而是争取延安方面的支持之后,选择在苏北解放区的内线争取打好几个胜仗,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后,再作战略上转移到外线继续与敌人进行周旋。

事实证明,苏中解放区部队在执行延安方面的“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关键是要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军事策略上做得相当出色。

在宣泰战斗,苏中解放区部队歼敌3000余人在皋南战斗,整编第49师师部及所属26旅全部和79旅大部计一个半旅共计10000余人被歼灭。华中野战军缴获长短枪4000余支,轻重机枪500余挺。在海安战斗中,华中野战军伤亡仅200余人,而被毙伤进攻之3000余人。。

华中野战军集中大部分兵力,在以很少的代价情况下,在三次战斗歼灭敌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三章 煽风点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