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风华路>第四百九十六章天下事当天下人主宰

“胡说八道,什么叫出卖色相?”

“天子守国门,不和亲啊!这才是天朝宗主国该有的风范,那些蛮夷要是不乐意就让他们送人来和亲啊!”

房玄龄一开口朝堂上便争吵起来,一个个面红耳赤,脖子上的青筋都浮出来,瞪着眼睛嘶扯着嗓门大叫着。

军方就不说了,从来不考虑打战要死多少人的,他们只考虑有没有面子,让女人去和亲无疑是没有面子的。

而文臣分成两派纵古论今,吵得也是不可开交。这读书人有时候比糙老爷们还狠,吵到激动的时候抬脚就踢,举起板笏就砸,直接撕扯扭打成了一团的不在少数。

李世民脸色非常难看,让御林军将众大臣分开,阴沉着脸的咆哮着:“要不要朕带你们去演武场分个生死,赢的说了算?谁给你们熊心豹子胆敢在这大殿上动拳脚了?”

愤怒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着,打成一团的人,惶恐的分开而后跪在地上。

“臣等知罪!”

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也没有说让他们起来,而是突然对李承乾问道:“太子听了这么久看了这么久,一直不说话,你来说说有什么见解。”

李承乾本来是看戏的,突然被李世民这么一问,他哪有什么想法,抱拳低头不说话急得都冒汗了。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点子说道:“回父皇,儿臣以为诸位大人的想法都没有错,初衷都是为了大唐好。不过……儿臣以为此事极为重大,甚至关乎大唐之国基,不可草率而定。

况且此事关乎天下人,是不是也该让天下百姓说说他们的心声?父皇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项国策该不该施行,要看百姓怎么想的。

如果天下百姓都希望有个贵女和亲换取天下安宁,那不和亲去打仗必然会使天下百姓心生怨愤,自然不该施行。可是如果百姓都以生为大唐子民而骄傲,冒然和亲百姓们怕是热血冷却,从此失去了血性。

故此儿臣以为此事当通传天下,由天下百姓来决定。二十二字真言是千年国策,而天下民心便是国基,国策只有迎合民心才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儿臣一点拙见,请父皇指点。”

李承乾说着低下头嘴角露出一丝得意,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这么随机应变呢?

“朕的太子终于能帮朕排忧解难了,众卿家以为太子之言如何?”

李世民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的太子也到了该发声的年纪了,不能总站在太极殿上当站长,适当的表现自己,有助于提高威信,将来也能压得住这群开国老臣。

“回陛下,太子所言虽然在理,但是通传天下,还要听取天下百姓的意见,耗费时间太多,臣以为不切实际。”

“太子,胡大人的话你听到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父皇,如今我大唐道路越来越便捷,除了刚打下来的扶桑之地,便是最远的疆域,快马来回也不过月半,难道如此重要的国策,不值得用月半时间来等待?”

李承乾不疾不徐的说着,李世民点点头对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所言在理,臣以为此事当由邸报通传各衙门,由府州县出公文通告天下,天下百姓不论富贵贫贱皆可自由言论此事,再由县州府层层上报至朝廷。

为避免个中有人作假,朝廷当派遣暗察使,暗中听取民意,两两对证之下,方是正道。只是这般一来需要数月乃至半年之久。”

房玄龄立刻出列说道,杜如晦往生以后,他慢慢的学着果断,房谋杜断啊!没有了杜如晦做决断,他只能靠自己了。

“房相此言在理,半年时间不算久,但是吐蕃那边该怎么回复,他们的使臣已经等了数月,再等便是一年之久了。”

褚遂良站出来问道,这一件件事都得解决,牵连挂钩不是你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嗯,这是个问题,傅奕这吐蕃使者在长安可有不安分?”

“回陛下,吐蕃使者在长安没有惹是生非,只是等的时间久了,他们难免就心急了,时常带着贵重物品去拜候朝中显贵,在青楼设宴饮酒,但是也没有做下出格的事。”

听到李世民的询问,傅奕立刻回道,他倒是希望这些吐蕃人又出格的地方,可是这一批人太遵纪守法了,一点都不像吐蕃的野蛮人。

“胡闹,行贿败坏勋贵德行,自己留恋烟花之地也就罢了,居然还敢带坏朝中勋贵,简直是胡作非为。来人给朕下旨申斥,将吐蕃使者赶回去,将朕的旨意告诉松赞干布,他的使者德性不好,朕不放心将大唐贵女托付给他,此事押后再议。”

李世民立刻拍着龙椅愤怒的叫着,群臣齐齐恭敬的山呼陛下圣明,一个个脸都不要了。

李世民当即将此事交给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去办理,严咚高呼退朝。

“齐思贤是吧?蔡聪的奏折按程序应该交由我中书省存档,请拿出来吧!”

房玄龄走到齐思贤面前伸出手毫不客气的索要,褚遂良一把按住他的手悠哉的说道:“房大人说的不对,依照程序,他的奏折应该先到我尚书省,才到你中书省,故此应该先由我尚书省存档,才能到你中书省。”

“要不五百两起拍,二位大人自行加价如何?”齐思贤见两人争执不下,他立刻就试探的说道。蔡聪不但是当世大家,更是书法大家,加上这二十二字的价值,五百两那都是少的。

“哼,堂堂的朝廷官员开口闭口就是阿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六章天下事当天下人主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