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风华路>第九十八章突厥衰败

早先说过,巩义过去就是洛阳,距离不过一百四十里。两天时间就已经到了,蔡聪连城都不进,直接从码头上了船,直奔长安。

长安这边吵的不可开交,突厥内乱,突利已经表示归顺,找到机会就会带部族投奔大唐。

萌乃特勒少了大唐支援的物资,根本无法应对颉利日益增大的胃口,在一个满月的夜晚,他砍下颉利使者的头颅,开始反抗,自称狼可汗,可惜他的手段比颉利差太远了,如今节节败退。

不过当有人揭竿而起的时候,天下人就会云从,突厥如今兵荒马乱,全靠武力镇压各个部落。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那些人自然坐不住,纷纷上书请求出兵突厥。借这机会踏破颉利的帐篷,是每个武将心中最大的愿望。

而有些大臣则敏锐的看到如今还不是时机,此刻若是发动战争,突厥必然摈弃前嫌一心抗唐。

这时候出兵不但不能灭了突厥,反而帮了颉利凝聚人心。

所以他们竭力反对出战,戴胄陈述非战十条,慷慨激昂的详述了不能出兵的理由,被程咬金一口唾沫吐到脸上。

尉迟恭混不要脸的耍赖,张口闭口就是自己当年替皇帝挡过刀,救过皇帝,要打突厥必须让自己领兵,这样就算两清了。

房玄龄一口唾沫喷的尉迟恭满脸都是,现在说的是出不出兵,不是谁来领兵,你不要混淆视听。

尉迟恭能吃这个亏?当即就破口大骂,一时间朝堂上吵的乌烟瘴气,要不是李世民压着,这会怕是打起来了。

李世民看着下面争吵,他却不阻止,御下需要恩威,更需要平衡。一开始乱七八糟的争吵,后来就变成了文武之争。

这是李世民最想看到的,如果文武相和,他心里就要不踏实了。

渭水码头一艘船刚靠岸,就有马匹跃上来,朝着城门飞弛。有人想要破口大骂,看到骑马的人头插翎羽,身披血色披风,立刻吓得闭嘴不言。

城门口的士兵看到有人纵马想要拦截,看到是八百里加急,立刻挥着长枪将百姓驱赶,开路让使者飞驰。到了宫门,卸下兵器,马不停蹄的赶向议政殿。

“报,八百里急报。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声高过一声的通报声,让朝堂上的争吵都停下来,是谁用八百里加急?难道边疆出事了?

“报,八百里加急,山东总节制蔡聪蔡伯爷的加急文书。请陛下御览。”

在场的人都送了一口气,只要不是边疆之类的大事就好了。听说蔡聪都快到长安了,还用八百里加急,简直是可恶。

上次遇刺,代表的是李世民的脸面,自然可以八百里加急,可是这次如果没有让人信服的理由,御史一定会弹劾蔡聪。

“呈上来!”

李世民威严的说,立刻就有內侍接过文书,检查过后,确认没有问题,才呈给皇帝。

李世民看完以后默不作声,治盐的方法让他高兴不已,李幼良余党他不在乎,甘新达死了他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蔡聪的想法。

蔡聪如果因为甘新达而对他产生不好的想法,他又该怎么弥补?这一刻李世民想的是弥补,而不是将蔡聪扼杀,足见蔡聪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多高。

“陛下八百里加急不知所谓何事?”杜如晦站出来问道,滥用加急的话,是要杖责的。

“长安伯路遇李幼良余党袭击,麾下为了保护他,战死百余人,长安伯请求多加抚恤。”

李世民悠悠的说着,杜如晦立刻跳出来说来:“陛下,此等小事也用八百里加急,简直浪费弩币,臣请杖责长安伯。”

浪费钱粮这个是真的,八百里加急,无论行人官员,均要避让。不让,被马撞死了,骑马的人都是没有罪的。

“不急着下定论,长安伯奏折中言明有一治盐之法,可以将毒盐变青盐,此法若成,我大唐将再无盐患。”李世民老神哉哉的说着,眼角的笑意再也止不住了。

盐在大唐就是稀缺品,偌大的帝国靠着海边嗮煮出来的那点盐和盐井出来的那点盐根本不够用,突厥又断了青海的盐道,这让大唐的百姓想天天吃盐都是奢侈的。

“陛下此言当真?”杜如晦还没有说话,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就不约而同的出列问道。

“奏折中已附上治盐之法,只需一试就知真假。”李世民笑呵呵的说着,有了盐,他的将士将不再手脚无力,会变的愈发强壮,到时候天下何处不可纵横?

“尔等翎羽几人?”杜如晦转身看向信使喝问道。

“小的四人。”信使被吓了一跳,不假思索的说道。

“来人将他带下去,将他们四人隔离开来,不许任何与他们有丝毫接触,不许任何人和他们说话,吃喝上别亏待了他们。”

杜如晦说完,回身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事关重大,臣在这殿上逾越了,臣请罚。”

“呵呵,爱卿何罪之有,就该如此行事。”李世民满意的说着,他最欣赏杜如晦的便是他的行事果断。去年要不是十八学士逼宫,他又怎么能下决心和李建成决一死战?而当时带头比他的人就是眼前的杜如晦。

“谢陛下,臣听闻长安伯只带了两千将士,沿途风波不断,不如派人前去接应吧!”杜如晦大声的说着,刚刚还想收拾蔡聪,现在却把蔡聪当宝,这就是凌渊阁上的功臣,对事不对人。

“呵呵,这就不必了,如果朕没推算错,蔡聪此刻已经在大运河上,再有两天就能到长安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突厥衰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