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基金会大游戏>第131章 火早已熄灭

“《p基金会》是不是科幻?”

当叶凌星看到游危发来的问题时,还什么都没有意识到。

他照着常理思维想了想,回复道:“应该是吧,难不成还能是奇幻?”

危羽:“你确定?”

叶凌星敏锐地察觉到这句话背后的不同寻常——也有可能是游危没有在句尾附上他习惯性的表情包,让叶凌星感受到了违和——总之,有什么地方不太对。

夜灵心:“发生了什么?”

游危没有说话,他直接分享过来一个链接。

——《至深恐惧与无间人性:这会是科幻的下一条出路吗?》

一篇发表在b站上的文章。

叶凌星点进去的时候,注意了一眼数据:点击163552,赞数1754,评论429。

发布时间,五个小时前。

显示在最上面的头图……是基金会,p基金会标志性的三箭头徽章。

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始阅读。

“看过我视频的老观众都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以文字见长的up主,写个文章往往要修改很久才能看。但这一次,我等不及把文案修修改改再做成视频了。

就在这里,就在此时,我想跟你们谈谈科幻,那些曾经闪耀人类文明史,却逐渐没落的……科学幻想。”

一切始于1818年,名为玛丽·雪莱的女作家在她生命最苦难的那几年,写出了一本书。

那是《弗兰肯斯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从‘科学幻想’这个概念诞生至今,不过两百年。但这两百万已经足够我们在幻想中窥见人类与文明的前世今生,构造可能与不可能的未来。”

而在更早的时候,在“科幻”这个词都没出现以前,那时的人们已经接触过某些名为“未来想象”的事物。

达·芬奇,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全才。

生活于15世纪的他热衷于创造,那些不可思议的设计图纸在我们今天已经不算稀奇,但在文艺复兴时期,与科幻小说无异。

“科幻是富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创作者们将人类放进一个近似于科学性现实,并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的社会情形下,推演人性与社会的变迁。”

它是最接近哲学的文学。

科幻作家们假想人类的未来、文明的可能、宇宙的终极……

然后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的思考。

英国在工业革命后,于1851年举行了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博览会。

那就是“万国博览会”。

此后科幻文学与科学技术一并跃升,直至想象的极限。

都说“盛世出科幻”。

科幻文学最辉煌的时候,就是三国联合时期,那个人类科学与人文哲学同时在爆炸性进步的年代。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不过我更喜欢称它为‘黄金科幻时代’。”

国家联合,阵营对立,和平悬于利益与进步的边界。

生存竞争的威胁下,是文学创作者们基于现实越加深入的想象与反思。

他们反思战争,反思自我的存在,反思科学拥有的意义,但总体仍然是乐观的。

那是一种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乐观,对人类未来的绝对自信,对科学终极的无限追求。

“前几天卡尔·罗兰去世,我不知道其他人什么想法,但对我来说,就跟天塌了一样。那代表着黄金时代离我们又远了一步,甚至再也难以触及。”

卡尔·罗兰是当世所存不多的“科学乐观主义者”。

就如许多人对他的认知一样,这位竭尽一生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的科学家,近乎盲目地相信着科学将会指引未来。

而这种盲目的乐观,是黄金时代几乎所有人的常态。

经典物理几乎穷尽,现代科学框架已成,他们认为终极的真理已经近在眼前。

只需要再往前一步……

“宇宙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这一切终究不过是遥远而不切实际的幻想。

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经典力学的垄断,也打破了无数人心目中对“科学”的信仰。

由此构建而起的科幻体系在一夜之间崩塌,科幻作家们开始寻找另外的出路。

对星辰大海的追求从天穹之上坠落,人们不得不考虑更加现实化的问题。

科学幻想的内卷化与狭窄化。

于是科学威胁论横空出世,各种滥用科学可能造成的末世,一度成为市场主流。

仿佛是物极必反一般,这种流派迅速朝着黑暗的深渊滑落——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性之恶’成为幻想文化作品的表现核心。接连涌出的悲观主义优秀作品,深深影响影响着现代所有创作体系。”

时至今日,科幻文学仍旧深陷于现代科学的阴影之下。

越是看向技术的尖端,就越是明白人类将面临何等渺茫的未来。

“我们的宇宙如此黑暗,一如过去从未亮起的百亿年。”

在奇迹与空想时代的黄昏,为真理之夕阳唱响落幕的终曲。

照耀星空的火早已熄灭,此后便是长夜。

科幻的视觉语言仍在前进,赛博朋克的大肆传播伴随着网络发展的爆发,蒸汽朋克的潮流与网络科魔体系一起崛起。

然而科幻内核的进步已经静止了很久。

“我知道你们仍在怀念黄金时代的荣光,我也是,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每个时代都拥有自己


状态提示:第131章 火早已熄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