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正统天命>第一三五章 利益最大化

第一三五章

“下官初至黄岩县时,杨戬便与下官言流民之事,唯恐黄岩县黄家有余孽逃脱法网,勾结倭寇、流民起事,以致生灵涂炭,故此多增巡检司弓手。”杨烨回答着,同时观察着三位上官的神情,“我等不若效仿洪武朝旧事,于浙、闽、赣三省交界之地诸州府县设立巡检司,日夜巡产,如遇本省流民南下,可将其尽数拿下,如遇闽地流匪北上,则可点烽火为号,卫所官兵顷刻可至。”

巡检司毕竟只是地方自卫组织,算不上真正的官军,所以是隶属承宣布政使司的,管辖流民也算是颇为合适的,因地制宜,在浙南闽北交界处设几个巡检司,也是没人能多说什么的,还能造出来不少的工作岗位,比如说正九品的巡检,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官身,到时候为了这几个官身,地方上还少不得多多孝敬。

总之,一箭双雕。

看着三个上官的脸色,杨烨的心算是放下了一点,继续说道:“至于巡检司弓手,不妨在本地收纳失地流民,上了户籍就地支使,也不拘什么薪俸饷银,只是让他们以戴罪之身做事,每日两餐一干一稀也便是了,待平定了乱匪,再做安置也不迟。”

停顿了一下,杨烨加重了语气:“差役,贱业也,良家子所不屑,三代之内不得科举,总归这流民,是不能影响了当地时局的。”

在场的都是积年的老官僚了,哪里会听不懂这里的意思?这些流民训练出来的巡检司弓手,等平定了匪患之后,最好的去处就是在本县做些零工,或者是给大户人家种田做个佃农,运气好的才能置办些地产安顿下来,莫说能不能攒下钱来娶亲了,就是有了孩子不能科举,也就是一辈子的苦力,县试找人作保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三代之内有没有人做过差役,避免有辱斯文。

至于新增的九品巡检,平乱有功的履历是免不了的,到时候平白提拔一级做一县县丞,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就看当事人懂不懂事儿,会不会操作了。

“杨知县虽然位卑职小,却也是忧国忧民啊。”方廷玉一脸感慨地叹了口气,虽然在工部做了十多年的官儿,到底也是翰林院这种清贵衙门划水出来的,这个时候提一提老领导的孙子的好处,就算得不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别人听了之后也得竖个大拇指夸他仁义。

轩輗点了点头,目光看向孙原贞:“此乃良策,却不知元贞兄意下如何?”

真正能拍板的,还是孙原贞这个布政使,孙原贞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事急从权,也只能如此了,稍后将公文发下各府州县,推举贤良知兵事者担任巡检,再将名单发去南京吏部也便是了,只是流民无知,前期少不得要从卫所借调些能人帮着训练一番,才可堪大用。”

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命,理论上来讲是归吏部的,虽然南京吏部现在也就是个养老的地方,但是决定几个正九品巡检的位置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众人应诺了一声,就听孙原贞继续说道:“黄岩县县令杨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镍司副使杨烨体察民情,细致入微,报南京吏部,黄岩县又是临海之处,防倭备倭之时亦要防止流民作乱,只恐当地三班衙役并巡检司弓手武备不足,待黄岩县漕船入杭州,令其多携些军械回返,令其严防贼寇。”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评,两个姓杨的要等的,就是南京吏部给来点儿好处,杨烨这个正四品的副使升官儿是不可能的了,但履历上却平白添了一笔好看的,以后升迁这可是很重要的评语;杨尚荆升官儿也不现实,但是多捞了一笔经济上的好处。

杨烨袖子里的拳头就是轻轻一握,他知道自己这番说辞,算是成了,莫说是杨尚荆这个反阉党的招牌得欠他人情了,就是那些做巡检的“乡贤”,也得对他说声感谢。

此刻的杨尚荆还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被记了一功,在履历上添了一笔好看的,他正在和县里这些个佐官探讨如何防备流民作乱。

“闽北情势告急,流民作乱之害已然显现,也不知诸位同僚有何应对之策?”杨尚荆扫视着全场,一脸的沉静,“巡检司虽说新添了百五十人的弓手,却要以防备倭寇为主,抽调人手,却是不太现实的。”

一开口,杨尚荆就先把巡检司那一百五十名弓手给堵死了,那是他在黄岩县最重要的班底,没有训练好可不能就那么拉上去,一旦本地真有流民作乱,肯定是要死伤惨重的。

好在现在的黄岩县是他的一言堂,政局上看和宋朝的武将政治相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黄成这个县丞现在天天就怕杨尚荆找他麻烦,大事小情的全都送到杨尚荆这边报批,整个人和木雕泥塑一般,往常巴结逢迎的胥吏、小吏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主簿冯毅原来是管着巡检司的,现在六房下面的胥吏都没慑服,全指望着杨尚荆的威望;巡检司就更别提了,刚调过去的李继就是他的狗腿子,没一点儿自主权;新任的典史原本是个胥吏,全指着杨尚荆才能指挥动三班衙役。

所以根本没人敢跳出来和他唱反调,黄成卡巴卡巴眼睛,坐在那,把眼皮子一耷拉,似乎正在用心思考;冯毅转了转眼珠,有样学样,也开始沉思;李继眯了眯眼睛,把目光投向了刘启道。

刘启道左右看了看,发现就只有自己能发言了,咬咬牙,把冯毅推上去了:“冯主簿曾是巡检司巡检,一任数年,对流民的路


状态提示:第一三五章 利益最大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