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二百四十二章 李信崛起

嬴政亲政后,开始大举攻伐山东六国以来,只有赵国的李牧,给秦军制造了足够的麻烦。.免费连载小说阅读网

战场之外,燕国太子丹派出的刺客荆轲,当着秦国君臣的面,举着徐夫人匕追逐的场景,才真正让嬴政经历了一番险之又险的生死关头。小的时候,从赵国返回秦国,路过大荔,遭遇刺客刺杀,也没有给嬴政心灵上的巨大震撼。

那个时候,前后皆有武士护卫,而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暴起难,大出秦国君臣的意外。如果不是因为荆轲武艺稀疏,或许姬丹的图谋真的会得逞。

秦王嬴政十七年,日子尚是岁,寒风料峭,但时而飘来的风雪,仍然掩盖不住咸阳城洋溢着的喜意。

“王老将军攻灭赵国,此番于易水河畔大败燕军,追亡逐北,逼得燕王喜逃亡辽东,不得不乖乖奉上姬丹的人头,真乃国之良将也。”

“王老将军大败燕军,手下的将领中,李信统领的车骑部队最为出彩。长驱直入,一日行军过了百里,甚至赶到了燕国败军的前面。”

“可不就是,李信亲自进军辽东,带回了姬丹的人头。”

“这下子,秦国将门可就会三足鼎立了······”

上朝的时候,群臣三三两两的站到一起,交头接耳。

左丞相熊启的身边跟着一些人,多来自南边的楚地,或者说祖上有楚人的血统。

廷尉李斯的身后,簇拥着秦国的本土大臣。嬴政下达逐客令的时候,这些人推波助澜,李斯明确反对逐客,只是没有想到,李斯站稳脚跟后,却和这些人的政治立场较为接近。

李斯所主张的法家思想,颇为山东之人所不喜,反倒是自幼接受商君学说的秦国本土大臣,能够接受李斯的政治观点。

御史大夫王绾领着御史府里的御史,沉默的走在一旁,与大臣们若即若离,保持着距离。御史大夫掌监察之职,不可与大臣们走得太近。

阳光刺透云层,洒在落雪之上。雪花渐渐消融,散出阵阵寒气。

蒙恬转过身子,面朝太阳,面色如常,平静的等候在一旁。大臣们的议论,听在蒙恬耳中,仿佛只是苍蝇飞过一般。

“大王驾到!”

巳时初刻刚过,嬴政的步辇缓缓出现在众人的眼中,落在高高的台阶尽头。

待嬴政于王座上坐定后,新任的中庶子赵高,躬身退后,下了九级台阶,扯着嗓门,高声呼喊:“将军李信,攻伐逆燕,得诛姬丹,甚慰军心,准戎装进殿!”

“多谢大王!”

早已守候在宫门外的李信,这时正准备卸下腰间的青铜宝剑,听闻秦王准许他戎装进殿,不由得倍感自豪。

辽东的冰天雪地里摸爬滚打一番,总算得到了秦王的认可。

蒙恬站在台阶的中间位置,居高临下,见李信手里捧着一个木盒,趋步而来,虎虎生风。

李信手里的木盒,没有顶盖,里面盛着的物品,落在高处群臣的眼里,一目了然。

轻微寒风吹过,木盒里级的头,随风摇曳,好似风中摇动着的小草。

得知嬴政遇刺的经历,李信不敢在嬴政面前玩什么惊喜,索性一开始就展现得明明白白,没有藏着掖着。

获得姬丹的级后,李信派出信使,火赶回咸阳。嬴政早已得到姬丹身分离的消息,但他仍然下旨为李信举办了盛大的凯旋仪式。

军队得胜,凯旋而归,可不仅仅是西方巴黎罗马才有举办凯旋式的传统。中国古代的国家,军队出征,得胜还朝,形成了正规盛大的礼仪。只不过,西方人建设了凯旋门,而中国古人往往会选择进献太庙,告慰祖宗。

秦国的太庙,遗留在了雍城。自雍城加冠后,嬴政再也没有回去过。迎接赵姬回咸阳,也没有选择进入雍城。

嬴政行事出人意料,不居于死礼,谕令在咸阳给予李信巨大的荣耀。

“敬告吾王,臣李信幸不辱使命,亲入辽东,得逆贼姬丹级而归。”

李信近到御阶之前,单膝跪地,双手高举。木盒之内,姬丹的面容,清晰可见,尚带着临死之前的诧异表情。

据李信传回来的消息,燕王喜为了苟延残喘,亲自派人斩杀了姬丹。知子莫若父,死在自己的父亲手里,姬丹的人生,多少有些悲剧。

中庶子快步跑下台阶,接过李信手里的木盒,举在头顶,迈着碎步,传到嬴政的王座前。

令蒙恬诧异的是,嬴政提起姬丹,总是咬牙切齿,毫不在意的展现自己的愤怒,可姬丹的人头真正出现在嬴政面前的时候,嬴政反而显得很平静,甚或有些惋惜。

姬丹为了保存燕国,选择行刺的手段,站在燕国的角度,本没有什么不对。自古以来,正在崛起中的国家,因为领袖人物突然死去,国家走向衰落,甚而灭亡的不在少数。

无论怎么样,姬丹与嬴政同为幼年时的玩伴,相互之间,或许都给对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哪怕这记忆,并没有那么美好。

“交给奉常去处理吧!”

沉吟良久,嬴政挥了挥衣袖,目光离开了姬丹的级。

秦国的奉常,专管祭祀礼仪,嬴政让奉常处理姬丹的级,意思很明确,会给姬丹一个稍显体面的葬礼。

“将军李信,伐赵破燕,不畏艰辛,为国君报仇雪恨,寡人心甚慰,特升爵为右更。”

赵高宣读完嬴政的谕旨后,秦国大臣的心中,似乎又一股巨浪翻卷而过。

身为当事人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二章 李信崛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