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好机会,叔侄二人哪能错过,总是千方百计将对手摧毁,为此两人斗得不亦乐乎。
但二人的局面,却是对朱美圭大大有利,他本是晋府世子,如果不是受父亲连累,现在做晋王的应该是他。朱美圭的遭遇本来就令人同情,而晋王朱济熿则颇有几分朱棣当年登基的局面,虽坐上了晋王之位,但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再者为人残暴多变,手段残忍,不免被人鄙视,在舆论上站在了弱势。
而他又不知收敛,明明抢了侄儿的晋王宝座,还不择手段,为了几块滩地与侄儿朱美圭争论不休,动用各种手段加害,弄到最后连心底仁慈的仁宗皇帝都有些看不过去,派人送了一道圣旨。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旨意告诫朱济熿不重同气,无矜恻之心,可惜如此清楚明白的旨意,朱济熿硬是没看明白,手段越发残忍了,这下激怒了朱美圭,这位年轻的王爷立即使出了杀手锏,当即派人去向朝廷投诉,说他父子被废,是被叔叔济熿“诬构”的。仁宗没有替他平反复位,只是劝说他:“兄弟叔侄本同一气,侄于事叔,但尽诚恭爱,当必见念,一切往事不足追”。朱济熿便以为自己这个侄儿,不足恤、不足虑,对他毫无警觉,而对朝廷主持公道,在裁决时稍优于朱美圭,颇怀不满,因为忿怨,经常口出悖逆之语。他又好巫蛊,府中招来一些术士,画符作法,日夜不辍。
这些事情弄得太过招摇,有心除掉自己叔叔的朱美圭自然不会错过这等机会,他派人密切关注叔叔的所作所为,将一切都密切记录了下来,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好报一箭之仇。
老天爷并没有让他等太久,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谋反,随后朱瞻基御驾亲征,一举扫平了汉王谋反,汉王高煦谋叛遭到剿灭之后,赵王高燧、晋王济熿均被视作其同谋,受到朝臣严厉的纠弹,此等罪责若属实,可是杀头的大罪,一时朱济熿的地位岌岌可危,周围的人开始背叛他,整个晋王府也是人心惶惶。朱济熿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是不断的派人上书给朝廷解释。
朱瞻基对这个叔叔还是有几分好感,对于群臣的强烈要求,只是与杨荣等人商议了一下,做出了削减俸禄的处分就此作罢。
但此事却一直没完,从去年的冬天,一直到今年三月,宁化王朱济焕却意外的参与了此事,朱济焕是晋恭王朱h之庶五子,洪武二十年六月壬辰生。永乐二年封宁化王,封地在太原,为人还算老实,但从宣德元年冬天到宣德二年的春天,他亲自以及府中下人数十人,接踵上京首告晋王朱济熿不法,朝廷对朱济熿所知不多,直到这时才知道他毒死嫡母谢氏,与晋恭王侍儿si通、虐待废晋王父子等等,跟着又有晋王府人直指他潜蓄逆谋,与汉王朱高煦同心造乱,意在谋危宗社,朱高煦事败后,深怀忿恨,遣人招致四方妖术之人,以皇上生辰八字潜行魇咒,甚乃诬毁先帝,訾詈百端,且私造兵器,操练军马,将图犯阙云云,还出示了不少证据。
这下群臣不答应了,交章劾奏,要求严处晋王的呼声也大涨。
朱瞻基本就对这些叔叔伯伯辈分的藩王不放心,只是没有罪名不好动手,如今晋王如此荒唐,朝廷正要有了出兵的借口,当下召集兵马,准备再一次御驾亲征。
消息传出,晋王朱济熿十分的害怕,惶恐之余与王府长史商议,决定以退为进,主动上疏辞爵好消除皇帝的戒心。
不得不说这是一招好棋,朱瞻基对这些叔叔伯伯有戒心不假,可戒心多半来自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而已,以及祖父辈的宁王朱权,皆因这三人都是能征善战的王爷,在朝中威望极高,府上侍卫也多是常年追随的忠心之人,若有反叛之心,的确不好收拾,但成祖位后,开始削弱藩王们的兵力,逐渐剥夺他们的三护卫和带兵权力,禁止藩王离开王府,别说远游,就是出城,也要报请朝廷批准,皇子一到封爵年龄,就必须离开北京,到很远的封地上去,叫做“之国”。晋王朱济熿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不曾与宁王、汉王、赵王相比,造反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朱瞻基:“叔何嫌何疑,遽有辞爵之言?”表示对这些谣言,并不相信。
但不过几日,朱济焕冒险离开封地,急急忙忙赶来京城告变,说晋王朱济熿已经积聚府上兵马,准备骑兵造反,这下朱瞻基坐不住了,宣德二年四月,就在宣宗前信发出不到一个月,朝廷便下敕符召朱济熿上京,将其废为庶人,送往凤阳看守皇陵,家属一同居住,搜查晋王府时,除了巫术之外,并没什么金刀玉玺之类的,让朱瞻基大为震怒,细细盘问之下,这里面颇有几分平阳王朱美圭的影子,当下下令,命他将晋恭王妃从晋府迎到平阳奉养,并没有让他承袭王位,晋王之位一直空悬。
此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杨峥一直居家并不知道,此时听来,细细思索了一番,这事儿其中也不猫腻,那宁化王如此费尽心思的上告朝廷,这其中只怕没点心思,只是这点心思终究没瞒过朱瞻基的双眼,宁愿让晋王之位空虚悬,也不让朱美圭兄弟染指,这无疑是最厉害的一笔。
听了一番趣事,日头差不多移到了中天时,才听得宫中传出来一阵脚步声,跟着一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对着众官儿一行礼,尖着嗓音道:“诸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