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关乎自己的事情,杨峥立即收起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性子,竖起了耳朵,一副聚精会神的神情。
群臣因杨士奇的这一番话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刚刚还算宁静的大殿,重新恢复了热闹。
等了片刻,皇帝没见有人说话,显得有些满意,轻轻咳嗽了声,道:“这事儿,朕已与吏部尚书大人商议过了,此番出兵关乎我大明国威,因此规格上比往日要高一些,朕打算封杨峥为海清伯,为我大明扫清海内,壮我大明国威,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群臣显然没什么准备,被宣宗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除了内阁,几个尚书之外,其余官儿莫不是楞了一下,跟着窃窃私语起来。
杨峥也吃了一惊,自己才不过三十岁就封了伯,这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当然了,比起这个伯爵带来的震撼,他更在意的是杨士奇的那个眼神,先前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慢慢回味,只怕是与这伯爵有关,凭着二人的关系,他相信杨士奇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做什么害他,相反他定是看出了什么来,才会如此做,可看了什么,单靠一个眼神来说明,是说明不了什么的。
杨峥很想走过去拉着杨士奇好好问一下,那个眼神到底是什么含义,可这里是大殿上,不说不容许官员之间拉拉扯扯的,就算容许,众目睽睽之下,他也做不出这一点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眼神再回味回味,从中寻出蛛丝马迹来。
群臣一番议论后,纷纷表示了赞同,能站在这儿的都是聪明人,就给杨峥封伯的事情,皇帝口口声声说的是与群臣商议,可海清伯都已公布了,这说明什么,说明皇帝从内心深处早已认定了这件事,而且内阁的三位阁老,六部的几位尚书都没吭声,这就更说明皇帝定是在这件事上与他们商议过了,获得了他们的一致赞同才选择在早朝公布了这件事,看明白了这一点除了对杨峥表示羡慕之外,无人上前说什么。
宣宗对群臣的这个表现十分满意,恩了声,道:“难得诸位意见统一,这件事那就这么定了,杨峥……?”
杨峥吓了一大跳,下意识的道:“微臣在?”
皇帝道:“朕刚才的话儿你也听到了,这次你以海清伯的身份领兵出征,希望一举扫平瓦刺,壮我大明国威,你可要好好干?”
杨峥心道:“扫平瓦刺,皇帝老兄,你这胃口未免大了些,别以为给了一个伯爵的就想让老子卖命,那瓦刺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么,若是能喊出几句口号就能消灭的,当年洪武爷,永乐爷也不用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兵蒙古了?”
“皇上……?”就在杨峥思索着如何应答这一番话的时候,却听得一个声音喊了出来。
杨峥抬头一看,见是平日里说话最少,影响力却最大的杨溥,见他站出来,不免好奇,心道:“这老头这是遇上了什么大事,把他急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