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杨峥心里真暗赞了声姜还是老的辣的,朝堂的局面看似对杨溥百般不利,是个人都想着如何辩解,如何取得小皇帝的信任,如何取得百官了解,又如何化解王振的苦肉计,想做好这几点无疑是天字号第一难题,想独善其身可谓是难上加难,让他没想到的是,杨溥只用了一招致仕就化解了一切的难题,更厉害的是这一招看似是退了一步,实则是以退为进,将太仓库械斗一事,从面对百官的质疑,呵斥,变成了自己对百官的审视,去与留,不是你们说的算,而是我杨某人自己做主,而且,你们不是对老夫不满么,老夫走便是了,天下那么大,能做的事情不少,未必就一定要做官。“/p
/p
这样的难题抛了出来,谁还敢去要太仓库械斗的说法。整个对策中,细细揣摩下,杨溥宛如一捧清水,柔而无物,再厉害的言官也被这股水化作了绕指柔了。/p
/p
这样的场面十几年来不曾见过,如何不值得回味,正在感慨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达到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时,冷不丁的被小皇帝这么一问,还真就吓了一大跳,亏得朝堂百官被小皇帝吸引了目光,谁也没看出他那浑身一颤的窘相,微微定了定神,才向前一步走出了队列,在百官的瞩目中对小皇帝拱了拱手朗声,道:“回皇上的话,微臣觉得此事大大不妥?”/p
/p
小皇帝急切的道:“如何不妥,还请爱卿说个章程出来。”/p
/p
杨峥也没迟疑的意思,道:“皇上你想,我朝以文学显用者,有三杨公焉。……登名进士,列官翰苑。在宣德中,入侍禁庭,备顾问者十载。名德浸浸乎彰闻。迨正统初,遂与泰和杨文贞、建安杨文敏二公同居内阁,协心匡辅,并列三孤之位。一时功名事业煊赫盛大。屹然为朝廷之表仪,缙绅之冠冕,天下人望咸归重焉。其后,二杨公没,公岿然独存。年益久而望益重。士大夫有得其诗文者,莫不藏弆以为荣。/p
/p
公亦乐于应人之求,肆笔成章,皆和平雅正之言,其视务工巧以悦人者远矣,何也?盖其资禀之异,涵养之深,所处者高位,所际者盛时。心和而志乐气充,而才赡宜其发于言者。温厚疏畅而不雕刻,平易正大而不险怪。雍雍乎足以鸣。国家之盛,岂偶然哉?如此栋梁之才,朝廷岂可不用?”/p
/p
话音刚落,站在第二队第三的胡滢也走了出来,将手中的笏板先前一推,刚要开口说话,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没思索好,嘴唇张了张愣是一个字儿也没说来,把胡滢吓的一身冷汗,好在这老头倒也有准备,急忙伸手到背后,顺手一扯,扯出一个半人高的袋子来,当着诸官儿的面,伸手入袋从里面拿出一个奏本来,这才朗声说道:“回皇上,杨大人所言极是,江汉炳灵,以发文明。早居馆阁,晚践孤卿。惩艾思奋,处困而亨。谦虚好学,保泰以贞。老成体国,蓍龟典刑。东里建安,叅合成名。二十馀年,光辅太平。而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岂可荒废人才?”老头说完,也不顾诸官儿的议论之声,直接将奏本重新放回了身后的麻袋之中就此退回了自己的位置。/p
/p
事实上,对这事儿百官早已司空见惯了,就是小皇帝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种袋子称作笏囊专门为了一时之需设置的,官员上朝在原则上是一人只用一只笏,但公务繁忙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几个拿不下,就备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就被文雅之士称为“笏囊”,因为多了,则需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唐代的张九龄为相时,因为年老体弱,就是从他开始使用随从背笏囊,没想到后来竟成时尚,官员纷纷仿效,以显示公务繁忙。而帮他背笏囊的随从,就有些像当代官员的秘书了。此风虽在本朝不流行,但碰上了朝会,年老的官儿偶尔会用一用,胡滢今年差不多七十岁,身兼户部尚书多年事情杂多,有时怕忘记了,才用上了古人用的“笏囊”,这非但是他的缺点,反而是他文官勤恳的象征,所以诸官再想笑,也不敢出声。/p
/p
有了杨峥、胡滢这一番表态加赞扬,小皇帝立即镇定不少算是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加以思索便有了计较,目视群臣道:“昔日,朕年幼时,太皇太后对朕说,先帝托孤五臣,乃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后来,朕长大了些,老首辅杨爱卿对朕说,弘济为人忠厚恻怛,爱人以德,凡所与处,必辅之于道,不肯苟且阿循,盖非独于馀有切磨之益,朋友资益之者,盖多也。等朕亲历国事,朕之老师对朕说,学必优焉,命必通焉,事业文章斯可以兼得矣。今之君子能若是者,杨文定公其人也。……辅导之功,论思之绩,经济之略,着于五朝,闻四方者,可以传之乎百世而无穷。及观其所为文章,则辞惟达意而主于理,言必有补于世而不为无用之言,论必有合于道而不为无定之论,严重老成,有台阁之气象焉。然则公之志伸于事业,学着于文章,方之古人,岂多让哉!这些话儿,朕到今日还记得,爱卿既是国之栋梁,朕岂可轻易乞骨还乡?此事还需爱卿三思才行?”/p
/p
皇上都这语气,其他百官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