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逍遥江山>705章:青山依旧在

杨士奇似乎有些不放心,道:“杨小弟,此事关乎朝局,关乎太子的安危,你需慎重?再者,太子这些年虽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却是极有作为的太子,在朝中受到文武百官的爱戴,你可千万别做出对太子名声有损的事情来!”

杨峥轻笑道:“杨大哥你放心,我自有分寸的,不会乱来的,要做也做些好事,给太子留下个好声名?”

杨士奇这才点了点头,忽然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你这次若是再能给太子留下好的声名,日后在朝中还能少得了你的好处?”

杨峥汗颜了一把,心道:“这家伙还很不死心啊?”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我对为官之道,毫无兴趣?”

杨士奇毫不在意,嘿嘿一笑,道:“慢慢的就有兴趣了!”

杨峥道:“杨大哥莫不是对我期望太大了些,我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么,从来是泡泡妞,吟诗作对,闲来在彭家调戏调戏大小姐,逗逗二小姐,再捉弄捉弄沈家姐妹就心满意足了,什么平步青云,什么青史留名,我都没兴趣?”顿了顿又道:“杨大哥可听过这样一首诗?“

杨士奇正要对他所言反驳几句,却听得他朗声念叨了起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峥声音不大,却有一股独特的沧桑感,将这首诗词诵读得慷慨悲壮。

杨士奇也是报读诗书之人,一听“是非成败转头空”,这一句,心头猛地一动,诗中的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江面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再看前方河水翻滚,心头颇有几分触动。

看了一眼杨峥,心道:“这诗词该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写出来的才是,与他年纪不符啊?“可他自问博学多才,在腹中搜遍了唐诗宋词都找不到何人做出了这首诗词,一时竟忘记了刚才的话题,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杨小弟,这诗词可是你作的?“

杨峥哪敢承认,咳咳了两句道:“不瞒杨大哥,这诗是小弟听来的?一时觉得好听,便记了下来?”

杨士奇哦了声,道:“能做出这首诗的人,怕也是个才学之人吧?”

杨峥点了点头道:“他的确是个才学之人,七岁时,他母亲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常能背诵。十一岁时,就会写近体诗。十二岁时,拟作《吊古战场文》,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红看了极为赞赏,复命拟《过秦论》,其祖父读了之后,自矜谓:“吾家贾谊也”。

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和叔父们观画,问他曰:“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要求他写一首诗加以说明,他略加思索,立即写诗云:“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他十三岁时,就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华。才子之名便世人所熟知?“

杨士奇自小也被人称为才子,可听杨峥这么一说,顿感汗颜,不说这首诗词,单单是人家十几岁的诗作都足以比自己强太多了。

“这样的才子,应该平步青云才是,怎么会做出如此苍凉悲愤的词作呢?”杨士奇依旧有些好奇,显已忘记了此行前来如何吸引汉王耳目的问题。

杨峥对后世的这位才子的遭遇也多有同情,轻叹了声,道:“他的官运的确很顺畅,殿试第一名,只可惜为人有些硬骨头,得罪了皇帝,被说成是逆鳞之臣,被发配到云南充军。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他突然很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抒发心头郁闷之气?”

杨士奇哦了声,也不知在想什么,没再说话。

两人因这首《临江仙》一下子陷入了沉默,杨峥倒也乐得清静。

杨士奇则细细叨念这首诗词,不知是从中悟出了什么,时而眉头大展,时而眉头紧皱,让人摸不着头脑。

楼船因顺风顺水,不多时便抵达了杭州。

杨峥此番出巡的目的,就是弄出大动静,好吸引汉王的目光,所以出巡的时候,与杨士奇一番商议,下了血本,从南京皇宫中调出了将近三百人的亲卫兵,这些全都是神机营的英勇善战的将士,每人除了腰间配上了朴刀外,还额外的获准各各自佩戴连环弩、短铳,可谓是全副武装,声势可谓浩大。

这时,负责这次守卫的是神机营的百户樊忠,他也不知道这次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太子守卫戒备的事情,上头竟点名要他来担当,他一直抱怨自己有一身好武艺,却毫无用武之地,不曾想好运这么快就来了,心头欢喜之余


状态提示:705章:青山依旧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