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芳华绝代之当年情>第三十四回 春晖阁
让。

出春晖阁后,一路向西穿过走廊。突然,前面一人拦住去路,定睛一看,原来是文四阳。文四阳看着郭荣,问道:“郭公子,这么急着去哪里?”郭荣道:“曾家庄只金叉阁归你管,其他地方你管不着。”文四阳笑道:“文某只是想告诉你,三小姐不在喜鹊阁。今早去君山二妃庙拜神,至今未归。如果你想见三小姐,可去二妃庙。三小姐以前一去二妃庙就是几日不归。”郭荣道:“二妃庙是什么地方?”文四阳道:“老夫人喜欢清静,所以老爷在君山修建一座二妃庙。以前老夫人身子好的时候,经常带着她的亲妹妹也就是三小姐的亲生母亲四太太去二妃庙拜神,小住就是几天半月的。后来四太太因病早逝,三小姐倒喜欢去那里拜神小住。小姐家的事情像文某这样的粗汉可想不明白。”说完,竟自离开。郭荣站在那里,想了想,叫赵青松带路往曾家庄的大门而去。

路上,郭荣问起曾玲的事,赵青松一概不知。郭荣唯有一声叹息。

出大门,来到码头。刚好有两艘船停靠在码头上。赵青松立即找了其中一艘较小的船,道:“郭公子,船小跑得快。”郭荣立即跃上去,赵青松上船后,立即摇船驶向君山。

郭荣在船上心中就在遐想:见到曾玲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听到自己呼喊她的名字,那一刻的回眸一笑,将如何的倾国倾城!或者,她正在弹奏古筝,在遥远的地方已能听见清幽的音乐,甚至还能听见她令人陶醉的声音,正在吟唱曾俏的新作。玉指轻轻划过琴弦的美妙,低头蹙眉的神情,都足以让时间静止。郭荣的心情既激动又欣喜,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船达到君山码头,郭荣立即跃下船,道:“青松,你就在码头或船上等我。”赵青松自然就留在船上。郭荣施展轻功一路拾阶而上,路边的风景已经成为空白。翻过一个山坳,抬眼望去,前面山顶之上露出屋顶一角。郭荣喜出望外,猜想那就应该是二妃庙。一路继续狂奔,眨眼间已看见雕梁画栋的庙宇,门楣上写着“二妃庙”三个金字。

郭荣这时反而冷静下来,屏住呼吸,轻轻踏入庙内,刚好遇见一个尼姑正在清理庙堂的物品。但见庙堂内香火渺渺,二妃雕像屹立在庙堂之上,凝视前方。郭荣问道:“师太,请问曾家三小姐可在庙里?”尼姑合十道:“施主,三小姐在后院。”郭荣问清楚方向后,直接穿过庙堂,经过花园,来到一排厢房前。见每间厢房之门皆紧闭,于是绕过厢房,见厢房后有一个亭子,立在崖边,亭子里有一白衣女子,衣角随微风飘动,更衬托苗条的身材,正是曾玲,靠着亭子的柱子似乎正在沉思。

郭荣慢慢走近,曾玲一直没有发觉。郭荣已经走入亭子里,见她眉头紧蹙,似乎还有泪光。顺着她的眼光望去,但见亭子下斑竹茂盛,已吐出点点新芽。郭荣蹲下来,轻声道:“三小姐。”曾玲猛然惊醒,看着一旁的郭荣,又惊又喜,道:“郭公子,怎么是你?”郭荣道:“怎么不可能是我?你在想什么?怎么想着想着就伤心了?”曾玲含泪笑道:“我哪有伤心?只是在想一些事情而已。”郭荣问道:“曾家庄三小姐想什么事情会这么专心而又含泪?”曾玲拭去眼角的泪水,笑道:“现在不想了。你来做什么?”郭荣道:“听说君山上有个二妃庙,就来拜拜。”曾玲笑道:“那你拜了没有?”郭荣笑道:“感应到庙后有仙子,所以先来拜见仙子。”曾玲被他逗的开心的笑了起来,道:“那现在见到仙子后,还不快去拜二妃?”郭荣道:“如果有仙子同去参拜,会更灵验。”曾玲起身,道:“走吧。”郭荣跟在曾玲身后,看着她盈盈走去,当真无限欢喜。二人往庙堂走去。

参拜、上香,郭荣见曾玲一直亭亭站在一旁,心里说不出的踏实和欢喜。完毕,曾玲要带郭荣到处走走看看。于是,二人出二妃庙,沿着山路来到亭子下面的竹林旁。看着斑竹点点“血泪”,曾玲问道:“郭公子,你知道‘二妃、斑竹’的故事吗?”郭荣摇头,道:“要不你讲给我听吧。”曾玲道:“来,我带你去看看。”说着,领路来到竹林旁的一块墓碑旁。但见墓碑上有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郭荣问起缘由,但听曾玲徐徐道来:“相传虞舜南巡,不料崩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不知夫君已故,见日久未归便一路寻夫来到此处。忽闻虞舜已亡之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因泪血滴在这些竹子之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恸而故,葬于此。后人为了怀念二妃之情,故立此碑。”

郭荣听罢,道:“原来如此。没有到二妃庙和斑竹原来有这么动人的故事。”曾玲继续道:“在别人看来是动人的故事,可身在其中,却觉得凄惨。想家母随姐嫁入曾家庄,后来成为四太太,旁人皆羡慕。然而,在生我之时感受风寒,故后来一直体弱多病。家母和大娘都是重情重义之人,也感念于二妃的动人故事,所以要爹在君山之上、二妃墓之旁建这座二妃庙。一是为了昭示先人之情,二是也给自己一个寄托的处所。”曾玲回望二妃庙,道:“可惜家母早已仙游,留下孤零零我一个人在这里。如今……如今……”曾玲热泪夺眶而出,声音哽咽,竟无法继续说下去。

郭荣急忙扶着她的双臂,感觉到她微微颤抖的身躯,心中犹感悲伤。郭


状态提示:第三十四回 春晖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