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超级壮丁>第三百五十三章 都不是厚道人

曹二宝在打第41师团的主意,可日本人那边也没有闲着。大年初五上午,正当边防旅开会研究挑那里的日军下手时,战区司令部突然发来通报,日军237联队从翼城出发后直扑曲沃县城,现在前线已经交上火了。

曲沃方向的守军是27军46师137团。兰封会战前,这个团有八百多从南京突围出来的教导总队老兵。现在这些老兵已经所剩无几,但残存的那些人多已成为团里的各级军官。

由于137团一直被上峰顶在最前沿,所以警惕性还算不错,别的部队至少抽出四分之一的人手去弄盐,可他们却只派出了一个连。过年前,临汾一带日军调动频繁,中条山内也多次发现日军侦察兵,团长施有仁随即加强戒备、强化工事,弄盐的那个连也抽了回来,不管白天黑夜,至少会有一个营以上军官在团部值守。

半夜时分,前线的暗哨最先发现了日军的动向。几个日本工兵排雷时一不小心踩中了东川产的瓷壳地雷,火光和爆炸声在夜空中传出老远。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被层层上报,很遗憾,虽然137团立刻进入了阵地,但是因为没有发现日军大队人马,所以上峰也没有给他们调来援兵。

天一亮,太原方向过来的飞机就开始对侯马、绛县、闻喜进行不间断轰炸,减缓守军向曲沃的增援速度。237联队在二百余辆卡车的支帮助下仅仅用了半个钟头就进入了出发阵地,有望远镜的军官隐约能看见日本人在排兵架炮,连装甲车队都二十多辆,一看这个架势,老兵们都明白今天肯定不会善了。

日军还是老战术!奈良正彦大佐派出第一大队第二个中队抵近佯攻,准备引诱守军暴露火力点及兵力配置情况,同时以一个加强了两挺重机枪、四门迫击炮的第二中队向阵地左翼迂回。

很遗憾,火力侦察这一招对教导总队出身的老兵们不太好使,自淞沪会战爆发后,鬼子这套战术几乎没有变过,连新兵蛋子都知道他们那一套。于是负责佯攻的第二中队非常郁闷的发现,根本没有人理会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对面时不时的会打出上几发掷榴弹,他们还以为阵地上的人跑光了。

相比之下,迂回第一中队的运气就要差很多。半夜时开道的工兵被瓷壳地雷炸上了天,奈良正彦大佐立刻命令部队在驻地周边抓来上百名老百姓代替工兵在队伍前头趟雷。第一中队也是这么干的,老百姓被逼着尖兵用刺刀逼着走在最前面,不管是谁想逃跑、又或者走的慢,无一例外的会被当场打死。不断有地雷被踩响,日军前进路线上老百姓被炸的血肉横飞,""、哭泣声连成一片。

雷区越来越密,前面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少,当几颗地雷被人同时踩中后,不多的老百姓瞬间倒下一大半。鲜血、碎肉、残肢、内脏被气浪高高抛起,又如雨点般落下,幸存的老百姓瞬间崩溃,他们当场就被吓的瘫软在地,甚至连哭泣都忘记了。

可日本人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伤亡,中队长木下中尉立即指挥手下朝着伤重无法移动的人开枪。那些不肯继续往前走的老百姓无一例外的被刺刀戳中手臂,试图反抗的几个人被当场砍下了脑袋。

这是一条死亡之路,硝烟和鲜血的味道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但是日军却非常愉快,奈良正彦大佐甚至破例给自己点上了根香烟,人盾,无论对面的中国守军开不开枪,他们的士气都跌落到了谷底,那些工兵也发现了一个快速排雷的捷径,当前方爆炸声不再想起时,日军阵地上突然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各种狼嚎般的欢呼甚至盖过了火力侦察的动静。

看到前方的雷区已经被扫空,负责迂回进攻的日军把老百姓赶到路边,然后朝着中国军队的侧翼就开始狂奔。

眼看着迂回中队还有一百米左右就能到位,临时加强给奈良联队山炮兵动了。大队长星野岩太郎大尉懒洋洋的挥挥手让手下人开始试射,对面中国军队缺乏重火力,除去几十门吓唬人的木头炮外,只有几门82迫击炮和十几挺重机枪,了无生趣的战斗啊!

两发炮弹一左一右落在中国军队战壕的上,日军炮兵纷纷开始根据弹着点修整设计诸元,?五个攻击中队也在四百米外摆开散兵线,准备等炮兵部队开始压制射击后乘势进攻。

一百米的距离,如果是跑步,大约十几年秒钟的事。负责迂回的日军带着武器,所以速度稍微慢了一些,没有地雷、没有阻击,不少日军官兵都觉着异常轻松。

就在日军觉得胜利在望时,迂回中队方向突然传来几声巨响,整个中队都被笼罩在一片火光中。爆炸的威力之大,连一公里外的日军本队都有人被飞起的碎石砸伤。

战场上的日军愣住了,远处的那些炮兵甚至忘记了开炮,星野岩太郎大尉急忙透过炮队镜拼命的观察,他很想知道是什么武器才有如此大的威力。很遗憾,除了烟尘什么也看不到。

奈良正彦大佐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尽管什么都看不清,但他隐约感觉到迂回侧翼的木下中队已经凶多吉少了。那是第一大队战斗力最强的中队,老兵多、训练好,在扫荡延安军和重庆军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可是这次他们的经验似乎没能发挥作用。

现场上的变化瞬息万变,奈良正彦大佐自然不可能被一个小状况吓住:“命令炮兵停止射击,烟尘会比中国军队带来的麻烦还多;命令广中君把他的第三中队派往右翼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三章 都不是厚道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