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额是蒋门神>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变前夜
ēng_liú快活吧,那两个小娘子估计都等急了。等你回到大宋之后,至少澶州郡公就会兑现。”

林震走之后,王贵哪里还有什么心情寻花问柳,他急忙回到细柳街自己的私宅,见到了小妾,可是没有见到儿子,小妾说公公想见孙子,就派人把儿子接走了。

王贵知道林震做事滴水不漏,在这个时候,他也冷静了下来,官家压根就斗不过摄政王,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北宋吞并南宋,况且岳飞真的能够打得过北宋么,要知道北宋的秦军可是和如狼似虎的金军血战不落下风的,羸弱的南宋军队绝对不堪一击,终究会被碾压。

因为岳飞的愚忠,把自己葬送掉,值得么?在这一刻,王贵才算是真的下定决心了,死道友,不死贫道,况且,这样做,也不是要岳飞死,而是让他重新回归师父的麾下。

这两年,王贵活得很累,南宋继承了宋朝一百六十多年的坏习惯重文抑武,不仅是他,还有岳飞等武将一直受文官的压制。尤其是这些跟随摄政王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将士们,更加是文官打压的对象。

岳飞手下的军队,虽然号称岳家军,实际上骨干是当年摄政王蒋忠重金打造出来的新军,这支军队组建之初的理念就是‘为蒋门神而战,为蒋门神而死’,南征北战多年。来到南宋怎么会被重用呢?一直受打压,要不然也不会被发配到成都府。

既然选择了重新回到师父麾下,王贵就开始联络董先等人,他知道这些人和自己一样活得很憋屈,也一定会和自己一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岳飞做梦都不知道手下逐渐背叛了自己,也不知道一张大网已经张开。

王贵的血书被,首先到了金剑卫指挥使董冲手上,然后又通过安道全交给了王夫人,最后来了秦桧手中。

秦桧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连夜进宫面见建炎皇帝赵构。

赵构自从登基之后,就夜夜笙歌,睡得很晚,当然了不是因为这个家伙好色,而是因为他想开枝散叶,毕竟只有一个儿子,这点上就远远比不上有二十多个儿子的摄政王蒋忠。做为帝王,没有更多的孩子,那是危险的信号,万一有个风吹草动,那就会面临帝位无人继承的危险。

赵构对于秦桧的深夜进宫感到十分的不满,不过依旧在偏殿接见了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重臣。

“秦爱卿,深夜进宫,有什么急事么?”

秦桧听出来了官家的不满,不过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掏出王贵的血书,十分严肃地说道:“陛下,兵变即将发生,还望您早点做决断。”

听到兵变这个词,赵构吓得一哆嗦,他没有什么雄心大志,既没有想过打败北宋,也没有想过打败金国,只想偏安一隅,做一个逍遥皇帝,听到兵变,不害怕才见鬼了。

赵构强迫自己镇静下来,让太监把血书递上来。

看完之后,赵构久久不语。

“陛下,兵变就在眼前,你要抓紧定夺,千万不要。。。”

“你先下去吧,岳飞既然选择离开蒋忠,而南下投奔朕,就一定不会做出这种十恶不赦的事情来。”说这话的时候,赵构自己都不信,要不是怀疑岳飞,又怎么会把这个骁勇善战,用兵如神的将军派往成都府呢?

“陛下,岳飞毕竟远在成都府,属于肘腋之患,可是临安城内兵变却迫在眉睫,那可是致命的。”秦桧当然知道苗傅,刘正彦准备兵变,他就是想按照自己既定的计划,把这潭水搅浑,所以提前透漏给建炎皇帝,这件事情直接压下来,没有向道君皇帝赵佶回报。

秦桧要是知道这封血书道君皇帝赵佶早就看过的话,一定不会连夜进宫。他急切地说道:“苗傅,刘正彦等人最近一直和太上皇联系密切,他们又和岳飞勾结到一起,这样看来,兵变已经迫在眉睫,陛下您一定要早拿主意。”

“你下去把。”赵构显得有点不耐烦了,他冷冷地说道:“太上皇怎么会发动政变呢?况且王贵远在成都府,只是一个小小的统制,又怎么会知道兵变这么大的事情呢?”

看到建炎皇帝不高兴了,秦桧只好退下,他没有回家,而是连夜去拜见道君皇帝赵佶,如果这个绿帽子王知道这个夜晚自己的老婆在别的男人胯下婉转承欢的话,不知道还有没有心情去关注王贵这封血书。

虽然在秦桧面前表现出不相信王贵的血书,可是生性多疑,对武将又十分忌惮的建炎皇帝还是感到了危险,他把皇城司都指挥使康履叫了进来。

由于摄政王蒋忠的阴影,建炎皇帝赵构对于武将极度的不信任,直接把皇城司都指挥使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太监康履。

康履本身就和苗傅,刘正彦有矛盾,既然官家让他彻查兵变这件事,那么即便是没有兵变,这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家伙也会整出真的来,迫使官家处死这两个死对头。

皇城司子成立以来,就擅,况且本身还真的有兵变这么回事,很快就让这群家伙找到了苗傅,刘正彦企图兵变的蛛丝马迹。

尽管只是蛛丝马迹,但是对于擅长制造冤假错案的康履来说已经足够了,虽然这些不足以让官家惩罚苗傅,刘正彦,但是这根刺一旦扎下去,早晚都会除掉这两个混球。

康履是一个极度自私,贪婪的家伙,要不然也不会和苗傅,刘正彦有矛盾,只不过这个混球什么本事都没有,虽然找到了苗傅,刘正彦企图兵变的蛛丝马迹,可并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变前夜--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