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头一次那么感谢大旱的出现。
他们发现,在干旱发生的时候,是新建设出现的好时候,以前只能冬天农的时候会做,但是冬天的天气,对在外作工的人,是重大的考验。
范晶晶在建立范家庄园,每一步都是非常艰苦的,有多少粮食做多少事,有时候,都有在悬崖走钢丝的感觉。
幸好她身边很快的冒出了帮手,带着她一步一步的前进,虽然她脑中有科学的先知,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帮手存在,范晶晶说不定早就在半路倒下。
她的成功是一种偶然,而不是一种必然,要不然这世间的成功者就不会这么少了,有多少卓越的人就败在没有人帮助,便是没有站在身边,也让卓越慢慢的消沉,没有人知道。
“幸运,也不足够幸运。”范晶晶对报告里的圆梦村民做下结论,范琪就站在她身边,听着范晶晶喃喃自语,没有接话。
范晶晶是脑部活动发达的人。
让而沟通却是弱智等级。
“说吧,脑中有什么想法?”范晶晶说道。
看到范琪的嘴角勾起,范晶晶领悟到她估计想到了什么。
“天气越来越冷,而且没有下雨。”
“我让人建水圳了,现在也派人挑水,满足需求。”
范晶晶在做一个典型,影响周围的人,可惜现在人们普遍保守,而且缺乏远程交通工具,也没有视频网络,要不然影响圈可以更大。
“干旱的天气,对作物的坏处,在有灌溉水源的情况之下,就能消除了。最主要是要建水圳需要很大的成本。
干旱太阳大,作物的积温更容易满足。只要在这个温度不会伤害到作物,就能帮助作物的成长。”
范晶晶张口说道,很好奇范琪会不会说一个大唐式的概念来反驳她。
但是范琪从小到大都在尉迟家长大,算是尉迟家的家生子,对外部农田的情况,应该没有什么接触。
范琪的确没有新的想法,她只是单纯的认为旱情,会让作物生长不良。
水利设施,即使在勋贵的庄园,或者皇家庄园都不常见,即使见到,水圳系统,却没有秦朝李冰的那种概念。
在爬科技树方面,秦朝已经做到极致。
然而,大秦的科技树,却没有扩展出去,大部分的人,过着跟以往差不多的生活,大部分的人,看得出,都江堰很好,郑国渠很棒,但是不是没有钱,就是没技术,没有遇到想解决困难的官员。
皇帝似乎拥有能力,改变一切,然而他不愿意花钱,皇帝花出去的钱,常常数倍于造价,被下面的贪官吸收了,然而,大部分的贪官是皇帝制造出来的。
皇帝没有办法满足官员对于财富的需求。
甚至不贪让他们不能像一般人一样,过平常的生活,除非家里有钱。
任何一种科技,在封建时代都有流失的危险。
因为文字的保留者,对于工匠的技术不够尊重和在意。
甚至很少人研究相关的书籍以及文献,没有人读的书,自然就没有人会想要写,除了某些人可能会因为兴趣而做一些记录以外,人们几乎看不到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可以说科学技术可以是一片空白,也可能是一个人一生的记录但是却没有办法外传。
范晶晶堆广文字教育,目的并不是制造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的好学生,而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自己做的事,让人们能够传播出去,并且学习。
就算没有办法传给其他的农民,能传给几个爱护家里农民的大地主也好,大地主多半是懂文字的,算是乡绅,如果第一代不懂文字,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之下,肯定也会认真一点。
不管是什么改革,首先能得到讯息的,都不是大字不识,人缘不好的人。
透过文字,透过人际关,人们能掌握更多的资讯,从里面找出能改变生活的讯息。
范晶晶没有办法压着大唐人改变。
只能提供最好的,诱使人们加入改变的道路。
即使旁边有矿,矿要到口袋里,还要有开矿许可,还有劳力付出。
没有尝识,就没有进步的可能性。
詹秋梦的文字能力,不算很好,虽然看得出来,她每天还是持续的学习,但是表达出来,如果是长篇大论,总是让人看不懂。
幸好,圆梦村不远,十天让孙二郎去看一遍不是问题。
要知道,这里算的距离,那是脚踏车的速度,虽然路况不好,速度有些慢,但也是能够每小时跑五点五公里的距离了,而一天,是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二十四小时。
“真想过去看看,他们现在水圳兴建完了吧?工程师说,难度不高,育苗期间,能出动的人手,都去帮忙了,没有动到……炸药。”
说到炸药,范琪的心中都是一抖。
炸药所爆出的力量,远比春节的烟火来得强烈,范琪想到,引火就会爆炸,根本不敢接近炸药。
对范晶晶来说,炸药的存在,也不能告诉皇帝李世民,掌握有能把军队一下打倒的力量,怎么想,都是对皇权的挑战。
皇帝对炸药会不会产生兴趣,如果问科技时代的人,估计都会回答会。
但是范晶晶认识李世民之后,觉得炸药的存在,会让她掉脑袋。
所以,范晶晶只敢给最信任的人。
并告诉他,除非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