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明>第二百零五章 百工图谱

万历听到张四维这个建议,却是没有答应,摇头道:“藕煤的妙处,在于合乎自然之道,此乃造化之功,不能任由一家一户独得其利。”

在后世商税制度健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多国家为了保持优势,纷纷出台各种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别说收费,很多创新企业甚至能获得大量减免和补贴。

但任何一种创新,都会对社会现状造成冲击。这就如同进补一样,一旦超出躯体的耐受能力,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

这项专营费,不仅是为了确保政府从创新中获取一些收益,同时也是万历特意设置的一道经济杠杆,借以对创新和发展形成调控,那些不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革新,就会被暂时压制,从而使大明由封建社会迈向资本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步伐能更加平稳一点。

只有等民众的观念发生转变,政府的制度得到完善后,这道杠杆才能逐步被取消。

而张四维却捡着这笔专营费觉得烫手,很想赶紧甩掉,被皇上这么一说,他也无从辩驳。

关于藕煤的讨论总算告一段落,问题似乎都得到了解决,但万历却从中意识到,局面既已展开,那么自己需要着手的事情就越发会多起来,必须抓紧时间做出部署。

想到这,万历对工部尚书潘季驯道:“潘卿,《制图法》要抓紧时间刊刻,不可耽搁。”潘季驯从南京返回朝中赴任不久,他是行家,研读了这部《制图法》后,立马赞叹不已,华夏历史上并不乏各类标准,而这部《制图法》却可说是关于标准的标准,不仅适用于各行各业,而且在此基础上能够建立起一系列严谨的标准化体系。

尤其是其中附带的那套名为“工制”的十进制度量衡单位标准,更是彻底解决了此时大明各种度量衡体系混乱所导致的大量现实问题。

偏偏这样一部奇书,里面所包含的学问却是非常浅显,很轻易就能被人掌握,也正因如此,才更加适于推广普及。

此刻被皇上问及,潘季驯赶紧奏道:“皇上,工部已经为此书的刊刻组织了大批匠人,目前已完成过半,估计年后即可成书。”

“嗯,那就好。”万历点点头,道:“成书之后,工部不仅要不遗余力推广此书,还应该组织人手效仿《营造法式》的模式,分工种编撰一套《百工图谱》,把《制图法》和工制度量衡的功用充分运用起来。”

《营造法式》出版于宋崇宁二年,是一部规范建筑造型与施工工艺的重要典籍,是中国古代建筑学集大成者,于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力。

而万历之所以提出要编订这么一套从书,既是想对华夏传统手工业技术做一番充分的总结,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希望通过编写此书实现现有生产技术的交流普及。

潘季驯一听皇上的这个吩咐,马上意识到这绝对是个大手笔,他现在新官上任,迫切希望能有所建树,当即就准备拜倒领旨,却听申时行在一旁道:“皇上,工部前阵子刚刚开始编撰《大明新农书》,如今调集的人员尚未到位,不如等这部《大明新农书》定稿,再开新篇。”

万历却不以为意,道:“工农不可偏废,需得齐头并进才好。朕以为,编纂这部《百工图谱》,需要从各地征调各行各业巧手匠人进京。如江西的制瓷,江浙的织造,广东的冶炼,福建的造船等,总之要将每一地的所长统统囊括其中。”

他自己无法离开京师,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对大明此时全国范围内工业发展状态做一番充分深入的调查了解,以便日后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

毕竟依托新发明搞些银子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果基础工业得不到长足发展,而只是弄出些藕煤、立钟之类的玩意,是无法为大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的。

听着万历滔滔不绝说个不停,大臣们心中都各有想法。如果放在以往,这时候张四维恐怕也会要跳出来劝阻,但如今他却已懒得再去计较那么多了。

何必呢,毕竟皇上这也算是关注于国计民生,如果执意反对,道理上很难站得住脚,轻易就能被皇上驳倒,不如由得皇上去吧。再说他自己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还去为这些无关痛痒的事儿跟皇上过不去,岂不是自寻烦恼?

小朝会结束后,万历没有回乾清宫,而是直接来到了西苑。

此时的太液池尚未封冻,湖水极为平静,夹在灰蒙蒙的天与白晃晃的地之间,显得格外深沉。万历坐在暖轿之内,挑开轿帘向外张望,看着这如同黑白电影般的景致,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郁闷。

今天这场小朝会还算是有些成果,但每稍稍推进一步,都不得不耗费大量的心力,用来打消臣子的顾虑,实在是让他感到很无语。这种孤独前行的日子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而更让他感到失望的,便是今日申时行的表现。明显看得出他对于这些新生事物丝毫不感兴趣,时不时还要出言劝阻几句,虽然语气委婉,但他可是下一任元辅的不二人选,总是这种态度可不行。

正思索间,暖轿已经过了玉河桥,很快便来到玉熙宫外。潞王朱翊镠正领着一众士子在殿外迎驾。

众人刚准备下跪,便见随行的田义快步来到近前,大声道:“皇上有旨,雪地寒冷,众臣免礼。”

“谢皇上。”这些青年人和皇上相处久了,平日里也经常得到些额外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五章 百工图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