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146 扫清一切障碍
、韦护领军一万,驻守潼关并节制幽燕、河南两道军政事务,务必保证粮草给养准时足额供应;郑森、郑淼、崔楠各领军两万,扫荡洛阳附近官军,并封锁大散关,防止各地勤王军队入关;孤自领军三万,同钟离先生、秋仪之一道进攻洛阳!”/p

郑荣身边的传令亲兵听令,又掰着手指头复述了一遍,竟一字未差。郑荣听了高兴,便让他即刻驾快马传令去了。/p

秋仪之却又禀道:“义父是不是也下个旨意,就说偃师城墙乃是被天雷震塌的。一来掩人耳目,二来也好说明义父乃是天命所归!”/p

郑荣当皇帝的心思正在火热之际,秋仪之这马屁又拍得恰到好处,让他立即喜笑颜开,难得地夸奖道:“救你秋仪之鬼主意多。好,就依你,让下面人把谣言传出去。”/p

幽燕大军分成四路扫荡近畿。/p

郑淼按照父王郑荣的指示,一路绕过京城洛阳,一直打到洛阳西面的大散关下,却不攻击城关,只在关下列阵。/p

接到皇帝郑爻旨意,从山陕、巴蜀等地,打算通过大散关进入洛阳勤王的,都是各地节度军,战斗力本来就薄弱,若能依赖坚城要塞龟缩不出,或许幽燕大军拿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然而这些地方节度军迫于形势,却不得不出关向郑淼领衔的幽燕大军挑战。/p

郑淼用兵颇似乃父,讲究的是堂堂正正、稳扎稳打,又做好了充足准备,打得是以逸待劳之战。/p

因此两军交锋下来,郑淼就连一丝一毫获胜的希望,都没让节度军看到,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其赶回了大散关。/p

这样一来,虽然大散关名义上还在朝廷掌握之中,却已被彻底封锁。再加上郑鑫坐镇守护的潼关,整个近畿道已被幽燕大军两头堵死,成为一片死地。/p

再说近畿之中的禁军,他们经过河南大败,又一日之间被取下潼关,已然变得好似惊弓之鸟——一同幽燕军队接触,便立即溃败下去,郑森、崔楠等人连寻个围歼的机会也没有。/p

然而近畿的两扇大门都被幽燕王牢牢把守住,禁军无可奈何,便只能向洛阳靠拢,以求抱团取暖。可是皇帝郑爻早有旨意,城外所有部队都不能进入洛阳,只能在城外扎营。/p

而洛阳城建立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之上,附近除了几个小山包之外,均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实在是无险可守。因此溃散下来的禁军,便只能在洛阳南墙的平昌门下建立大营。/p

于是郑荣找准机会,指挥郑森、崔楠,从东西两面夹击先后攻入大营,又亲率大军正面突击,趁着禁军立营未稳便动攻击。/p

幽燕大军士气正盛,而朝廷官军士气衰败。这般此消彼长,禁军竟毫无还手之力,便退出兵部苦心营建的营盘,统统退到平昌门下,等待进城。/p

大战之时,皇帝郑爻正在城墙上观战,唯恐城门大开,幽燕大军也尾随败兵涌入京城,于是严令不许开门放一兵一卒进城,只令城墙上守城官兵向幽燕大军射击算是掩护。/p

这样一来,城外禁军继续等在平昌门外是为“等死”,转身迎战幽燕大军是为“找死”,真已到了穷途末路、坐以待毙之境。/p

没想到正在这时,幽燕大军却停止了进攻,反而后退几步,在惊魂未定的禁军身前约百步距离从容排定阵型。/p

却见一员武将身披金甲红袍,胯下汗血宝马,在身边精锐武士的护卫之下,缓缓出阵,轻咳两声,朗声说道:“在下便是幽燕王郑荣!”/p

郑荣此言一出,方才还喊杀声、惨叫声混杂成一片的战场顿时安静下来,战场之上双方近十万大军齐齐屏息不语,静听他说话。/p

只听郑荣继续说道:“孤乃先帝子子,大行皇帝之弟。只因郑爻大逆不道、僭越帝位,这才不得已出兵讨逆。孤非嗜杀之人,尔等禁军将士亦皆为我大汉子民,孤岂忍杀伤。弃暗投明者,孤自然接纳;回家务农者,孤也不阻拦;若执迷不悟者,孤亦听之任之。孤这就将大军退后一里,容尔等三思,若明日辰时还有负隅顽抗者,莫怪孤玉石俱焚!”/p

说罢,郑荣拨转马头,便回到幽燕大军阵中。/p

幽燕大军也果然如郑荣所言,缓缓向后退去。/p

/p


状态提示:146 扫清一切障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