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019 郑淼北归
,让义殿下扎营。”/p

那检校显然是听惯了崔楠的号令,问也不问一句,行了个军礼便下去办事去了。/p

如此这般,秋仪之就将营盘设置在崔楠中军大帐的旁边,因四周都是朝廷禁军,赵成孝思量了一番,将营中巡逻卫戍的兵士数量减少了一半,也好让这群疲兵好好休养生息。/p

秋仪之自同崔楠共同用兵以来,便时刻关注岭南道的情报动态,满以为岭南王郑贵也是知兵之人,知道“兵贵神”的道理,势必立即起兵北上进犯。/p

可是一连等了几天,岭南道那边却似黑漆漆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消息透漏出来。/p

这边没有情报上报朝廷,朝廷便也没有应对之策。/p

皇帝郑荣传来几分圣旨,都是要崔楠稍安勿躁静候岭南王主动进攻,待其进入江南道之后,再凭地主之利伺机歼灭其主力,使岭南道空虚之后再大举进剿,一举荡平敌营。/p

崔楠以进攻见长,消极防御并不合着他的性子。然而皇帝既然有这样明确的诏谕下达,崔楠却也不敢妄自行动,只好勉力收紧营盘,广部耳目,耐心静候岭南王来攻。/p

可是崔楠派出去深入岭南道打探消息的探子,却好似断了线的风筝,不但没有带回半点消息回来,就连派出去的人也十有八九没了音讯。/p

这样一来,崔楠更加焦急,原本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的这位左将军,更加沉默寡言,下面将军过来禀报消息,往往也就是三两个字就打了。/p

崔楠正在大帐之中愁苦之间,却听帐外走来两人,招呼道:“崔将军,还没有岭南道的消息吗?”/p

崔楠抬头见是秋仪之和林叔寒来了,赶紧起身答道:“义殿下,林先生。没有消息。”/p

秋仪之吸了口冷气,望望林叔寒道:“岭南王这是怎么回事?他是要对抗朝廷的人。这种事情最是耽误不得,若战机拖得久了,难保人心有变,就要不攻自破了。不知崔将军有何见解?”/p

崔楠是参与过几年前的“讨逆之役”的。/p

这“讨逆之役”虽然现在说起来是讨伐昏君佞臣,可从当时来看,却是实实在在的犯上作乱,同如今的岭南王郑贵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崔楠心中十分明白,却也想不通,为什么这么许多时日,岭南王居然没有丝毫动作,似乎比起平日里还要更加安宁太平。/p

这个问题崔楠这几天不断地思考着,却是越想越糊涂、越想越不明白,现在听秋仪之提了出来,也只好叹口气:“唉,不知道……”/p

秋仪之蹙眉道:“岭南王腹有刀剑,又足智多谋,善于掩人耳目,他现在越是平静,越是不能掉以轻心。怕是止水之下,更有暗流涌动呢!”/p

崔楠点点头:“义殿下说得有理。”/p

秋仪之又问道:“那刘庆那边有没有消息?”/p

刘庆乃是江南道节度使,虽然名为江南最高军事长官,可在他管辖境内,却偏偏驻扎了一位顶头上司的左将军,还有一个无论如何也惹不起的义殿下秋仪之,又加之他才具平平,因此他这节度使的高位坐得异常别扭。/p

刘庆原本乃是幽燕王府的亲兵护卫,“讨逆之役”里头才开始带兵作战,虽也立了些功劳,却远比不上崔楠的功勋卓著。/p

故而崔楠打从心眼里看不起刘庆这个节度使,听秋仪之这样询问便摇摇,带着几分轻蔑的口气道:“刘庆那边没有消息。”/p

可没想到他话音刚落,便见中军大帐外头信,高呼道:“启禀崔将军,节度使刘庆有紧急军情!有紧急军情!”/p

崔楠远远看见这书信上插了颤颤巍巍三根鸡毛,知道这是十万火急的暗号,慌忙迎上几步,一把夺过那兵士手中的书信,将三根鸡毛扯下来扔在地上,也来不及拿裁纸刀,两手一扯便将信封撕开,抽出书信便阅读起来。/p

这封信写得并不长,崔楠看过两遍之后,便赶紧递给了秋仪之。/p

秋仪之忙接过,捧在手里就看,就连林叔寒也好奇地探过头来观瞧,只见这书信上写道:/p

禀崔左将军楠,近闻岭南道反军已于九月初十日乘坐海船,在杭州湾北岸登6。反军气焰嚣张,江南官军难以抵挡,一路所向披靡,末将已指令官军聚集于杭州城中,坚壁清野,只凭借坚城固守。还望崔将军早大军来救,到时内外夹击,必能一举荡平敌寇。/p

/p


状态提示:019 郑淼北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