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逍遥游-月关>第474章 难为情也
公婆左右,这是出于孝道的要求。当然从家庭关系上来说,也有一桩好处,就是儿子在外做官,儿媳朝夕相伴于膝下,感情深厚,这正房的位置,就算她娘家不是什么有势力的,也是不可

撼动的。

只是如此一来,夫妻二人大多是“相敬如宾”了,其中甘苦,唯心自知。

李鱼就不同,他哪有一个庞大的家族牵涉,他在京城,母亲就在身边,所以夫妻也能长相厮守,这出差几个月,比起那些长年在外地为官的,当真已是无比幸福了。

吉祥叹气道:“理是这么个理儿……哎呀,明天!咱们得赶紧给郎君收拾行装。”

这年头儿,出趟差可不比后世方便,许多东西都得自备,不然路上就没得用。一出去就是几个月,而且这趟差明显不轻松,明日就要启动的话,不赶紧收拾东西哪里成。

当下,李鱼和吉祥急忙穿好常服,便奔前厅。

潘大娘和杨思齐的婚事,在袁天罡、李淳风一对神棍的撮合下已然是定下了。不过,潘大娘可不是初婚,要是轰轰烈烈办一场婚事,羞都要羞死了,所以坚决不允操办。而杨思齐呢?这两位倒真是天缘配,杨思齐是个交际困难症患者,如果让他张罗一场像李鱼和吉祥那样的婚礼,

跟那么多的宾客打交道,能把他吓得干脆单身一辈子算了。

所以,这两位意见相合,已然悄悄决定立一份婚书,搬到一块儿开伙,就夫妻就算成了。只不过,儿子才刚结婚,这要马上操办,心里头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儿,所以二人决定再过一段日子。

如今一听李鱼明日要出公差,杨思齐便松了口气,心道:“他在面前,娇娇总是过于拘束。他不在京里时,我与娇娇便正式做了夫妻正好,哎呀,真是老天帮忙,太省心了。”

潘娇娇却是很关心儿子的起居,听他一说此去蒲州,是要量着地走,一路景观、建筑、地面、桥梁,但凡破败不堪的、蔽旧脏乱的、年久失修的,都得负责迅抢修。

也就是说,他这一路下去,不但得亲自勘察这些事情,而且一旦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所在,却有需要施工的地方,还得宿在野外,顿时担心起来。潘大娘忙不迭招呼两个儿媳妇给儿子张罗衣物、洗漱用品、应急的药物,诸如此类。作作和吉祥一边,深深便深深地叹了口气,愁眉紧锁,道:“小郎君置办的工部袍服才只一套,又不好一直穿常服,衣袍

脏了撕了脱了线了,都没个人缝补,这要到了蒲州,可不混成了乞索儿(叫花子)。”

静静不解其意,安慰道:“想来也不至于吧。阿郎终究不需要自己动手干活儿。”

深深暗暗拧了她一把,道:“这可是皇帝出巡,小郎君哪能不亲力亲为,不用动手,可也离不得工地呀。”

静静被她一拧,霍然开朗:“说的也是,工部里头,小郎君还一个人都不认识,也没个体己人,一个大男人家,哪懂得照顾自己。”

深深叹息道:“可不说呢,如今正是夏季,就算贴身小衣也得一天一洗呐。路上蚊虫叮咬,饮食不洁的话,再生个病什么的……”这年头,有个什么风寒腹泻什么的,那可真说不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那时常有句话叫“水土不服”,哪来的那么多的水土不服,今人出门儿游玩,走的比他们还远还快,连个一路走过去的适应过程都没有

,也没见谁水土不服。

实际上就是生活不方便、不卫生,受个风寒、害个疟疾,再医治不及时,医疗水平不高明,就小病变大病,一命呜呼了。

潘大娘一听顿时变色,儿子可是她的心头肉,丈夫也得往后排。深深这样一讲,潘娘子完全忘记了这一年多来李鱼走南闯北,可是经历多多,人照样活蹦乱跳的。

潘大娘道:“还是深深提醒的对,这要真有个意外,可怎生是好。”潘娘子扼腕思索一阵,抬眼一看深深,再看看静静:“嗯,深深呐,鱼儿此番出公差,一路定时辛苦。你们是女孩儿家,心思细腻,总比大男人照顾自己要好,大娘想劳烦你和静静陪他出行,辛苦一遭,你

看……”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深深吃着李家的,用着李家的,服侍小郎君,本就该是份内之事!”

深深马上挺起傲人的双峰,信誓旦旦。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老天爷既然给了这个机会,此一去,无论如何,也得千方百计,百计千方,一定办了他!哇哈哈哈……

深深心中出狰狞的狂笑。:求点赞、月票!


状态提示:第474章 难为情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